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警惕!久坐不动,血栓可能悄悄找上门

科普文迅
原创
发表科普类文章,涉猎天文地理军事生物等,希望大家喜欢
收藏

作者黄艳红段跃初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久坐不动似乎成了很多人的日常状态。办公室里,人们一坐就是数小时处理文件、对着电脑工作;长途驾驶时,司机连续驾车数小时不停歇;学生们在教室里长时间学习,课间也很少起身活动。然而,这种看似平常的习惯,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

前段时间,“23岁小伙每天超8小时赶论文血栓了”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江苏南京这位23岁的小伙,临近毕业,连续数周每天久坐超8小时赶论文,缺乏活动且饮水不足。结果,他因左下肢肿胀、疼痛前往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左侧股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无独有偶,50岁出头的长途货车司机王大哥,春节期间连续驾驶超10小时几乎没怎么休息,到达目的地后左小腿胀痛难忍,不能正常行走,被诊断为严重的“股青肿”,差点截肢。而据医生透露,仅这个春节假期,医院就接诊了10多例此类患者。

为什么久坐不动会如此危险?这是因为当我们长时间坐着时,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肌肉收缩对静脉血液回流的促进作用减弱,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减慢。血液流动缓慢,其中的凝血因子就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同时,久坐还可能使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激活,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血栓在静脉和动脉里都可能出现,且危害极大。在静脉中,久坐不动会直接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深静脉血栓一般发生在下肢静脉血管,患肢会出现肿胀、疼痛、沉重、静脉曲张等症状,严重时皮肤瘙痒,甚至形成溃疡经久不愈。而下肢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会随血流移动堵住肺动脉,形成肺栓塞,造成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命。在动脉中,血栓则是心梗和脑梗的元凶。心脏血管被血栓阻塞,会造成心脏缺血坏死,即心梗;颈动脉或颅内血管堵塞,导致脑缺血,就是通常所说的脑梗,也就是中风现象。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被血栓盯上呢?除了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的人,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长期吸烟者,有特定家族病史人群,以及外伤、手术后卧床,使用特定药物或治疗手段人群,都属于血栓的高危人群。

当血栓“堵路”时,身体也会发出一些信号提醒我们。比如四肢突然麻木、疼痛,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单侧小腿肿胀,平时休息时突然感到眩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昏厥等,这些症状都不容忽视,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预防血栓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每坐一小时,就起身活动5 - 10分钟,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走动。踝泵运动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方法,平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放松,缓缓将脚尖向上勾起,使小腿肌肉紧张,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放下脚尖,让小腿肌肉放松。此外,深呼吸可扩大胸腔容积,增强胸腔负压,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轻轻咳嗽几下,也能对胸腔和腹腔施加压力,帮助血液更好流动。日常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降低血液黏稠度,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和粗粮,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摄入,控制血脂水平,都有助于保护血管健康,让血栓远离我们。

生命在于运动,为了我们的健康,让我们告别久坐,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