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可降解塑料”随便丢,反正能自然降解?住手……

科学辟谣
原创
科学·解读;热点·解析;流言·解释。
收藏

流言

“可降解塑料”随便丢掉就能自然降解?

为了解决塑料问题,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 “可降解塑料”。许多人看这个名字觉得可以随意丢弃,这些塑料就会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妥当。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条件其实非常苛刻,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分解速度远低于市场宣传,甚至可能带来新的污染问题。

近年来,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的重大难题。随处可见、随风飘舞的塑料垃圾,不仅有碍观瞻,还对我们的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甚至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 “可降解塑料”,往往被商家宣传为应对塑料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可降解塑料”这个名字其实误导了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种“环保材料”,用完的这些“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随手扔掉。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所谓“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条件其实非常苛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分解速度远低于市场宣传,甚至可能带来新的污染问题。

可降解塑料并不真正“可降解”

“可降解塑料”(biodegradable plastics)是一类包含数十种材料的,可以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微生物作用、光照、水分、氧气等)可以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甲烷或生物质)的塑料材料。

根据降解方式不同,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以及氧化降解塑料。这些材料基于不同的原材料来源,又可以分为使用生物质制作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使用化石原料制作而成的化石基可降解塑料。

这些不同种类的可降解塑料的特性各异,降解要求各不相同,各国对于这类材料也存在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难以统一。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具体到生活场景中,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可降解塑料”都可以随手丢弃,这些塑料可以很快消失,是一种真正的环保材料。但事实是,不同的可降解塑料通常需要特定的降解条件才能实现降解。以常见的聚乳酸可降解塑料(PLA)举例,PLA 需要在工业堆肥环境,例如在高温(50℃ 以上)、高湿度以及特定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实现降解。

而在自然环境中,例如海洋、土壤或者普通垃圾填埋场中,PLA 的降解速度几乎和传统塑料一样缓慢。2017 年的一项科学研究证实,在海洋和淡水环境中,目前市场常见的 PLA 的降解速度与我们常见的传统塑料材料(PET)几乎一样。

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微塑料污染

即使可降解塑料开始分解,它们也不一定能彻底消失,反而可能变成更小的塑料颗粒——微塑料

2010 年雅典农业大学研究了聚乳酸(PLA)薄膜和纤维在天然地中海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行为,实验持续了 11 个月。结果显示,PLA 样品仅发生了部分物理解体和轻微碎裂。这些崩解后的微塑料容易进入水体,被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摄入,最后可能通过食物链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2019 年的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全球人均每年可能通过食物和饮用水摄入约 5 万颗微塑料,而可降解塑料的不完全降解可能会让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从源头减少浪费才是根本良策

“可降解塑料”是解决塑料问题的一种积极的探索,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看到真正能在自然界快速降解的塑料。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当下的可降解塑料并没有真正解决根本上的问题,甚至可能带来新的环境负担和健康风险。

此外我们要注意,塑料“可降解”不代表它是“一次性”,可降解塑料一样可以回收利用。科学、规范地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从源头减少塑料的使用、提高重复使用的可能、妥善的回收再利用,通过循环经济的实践改变线性模式的不断消耗,在当下来说或许是应对塑料污染的更佳做法。

图片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作为普通消费者,尽可能避免无谓的塑料产品的使用和浪费,尽可能最大程度的重复使用购物袋、餐具、水瓶等日常用品,在生活中从源头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环保之举。

照“谣”镜

有些谣言来自于科学上的概念和我们理解上的概念之间的偏差,如“可降解塑料”这一名词的出现是为了和传统塑料做区别,但它不是指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快速降解。我们要注意甄别一些词汇的语境和含义,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

参考文献

[1]UNEP, 从污染到解决方案:全球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评估, 2021 https://www.unep.org/zh-hans/resources/congwurandaojiejuefanganquanqiuhaiyanglajihesuliaowuranpinggu

[2]Fate of So-Called Biodegradable Polymers in Seawater and Freshwater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565274/

[3]Human Consumption of Microplastics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9b01517

[4]WWF, 通过问责制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https://www.wwfchina.org/content/press/publication/2019/%E6%9C%80%E7%BB%88%E7%A1%AE%E8%AE%A4%E7%89%88WWF%20PLASTIC%20REPORT%20FINAL(8.29).pdf

[5]Greenpeace, 破解“可降解塑料”:定义、生产、应用和处置 https://www.greenpeace.org.cn/2020/12/30/degradable-plastics-report-20201230/

[6]E. Rudnik,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Athens, Iera, Degradation behaviour of poly(lactic acid) films and fibres in soil under Mediterranean field conditions and laboratory simulations testin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6669010003511

作者丨Eric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王新红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教授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中国网友
可降解塑料虽然相比传统塑料更环保,但仍需正确处理,不能随意丢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025-02-19
于迎春
进士级
2025-02-19
科普5c常寿忠
大学士级
已读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