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技前沿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如何+?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是福建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
收藏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2025年要重点抓好九项任务,其中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Q**“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通常指的是由计算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这些系统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和算法来模拟人类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则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性、驱动性的技术力量,与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人工智能强调技术本身,“人工智能+”更加强调的是跟行业、场景的融合,**这是两者主要的区别。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战略提议,更是一个行动指南,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与国家产业的升级需求紧密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Q**“人工智能+”+什么?**

**“人工智能+”的“+”就是“各行各业+各种应用场景”,把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同时,“+”还可以让每个人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成为更有竞争力、能够开拓未来的新人类。

我国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为企业与个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中国将突破30万亿元。

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应该是一个化学反应,甚至是“核反应”。一方面这种先进生产力和行业结合,本身就能提高各行业的效率,同时这样的结合也会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应用端看,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毫无疑问能够给生产力带来巨大飞跃,这是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从供给侧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活跃,产业体系完备,具备支撑全行业应用人工智能的良好基础。

Q**“人工智能+”如何+?**

**“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探索设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专项基金等,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研发,减少过度同质化竞争。

未来产业也是近年来一系列政策规划落地的方向,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未来产业主要聚焦于以下九个领域: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这些领域均代表了前沿科技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行动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措施,可以有效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