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多肉植物虹之玉:
虹之玉(学名:Sedum rubrotinctum),又名玉米石、耳坠草,是景天科景天属的肉质亚灌木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为人工杂交种,在野外没有分布。
形态特征
植株:株高10-20厘米,多分枝,易群生,可养成老桩。
叶片:肉质叶膨大互生,圆筒形至卵形,长约2厘米,表皮光亮、无白粉,叶片通常为绿色,阳光充足时为红褐色,叶尖处略透明,红绿相间,如虹如玉。
花朵:聚伞花序,小花淡黄红色,花期在冬季。
生长习性
光照:喜阳光充足,也稍耐阴,夏季曝晒会造成叶片日灼,需适当遮光,其他季节可充分见光。
温度:生长适温为10-28℃,喜昼夜温差明显的环境,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
土壤: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可用腐叶土、园土、粗砂加适量基肥混合配制,也可用泥炭土、珍珠岩或蛭石、河沙加少量骨粉混合配制。
水分:耐干旱,怕水湿,生长期可2周左右浇一次水,保持盆土稍湿,冬季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稍微干燥。
繁殖方式
茎插:可利用修剪下来的枝条,截成长5厘米的茎段,在阴凉处晾晒3-5天,待切口处稍干后插于苗床内。
叶插:摘下健康完整的小叶子,平放在干燥的土上,待长出气根和小肉肉后,再把根埋进土里。叶插繁殖系数大,适于大量繁殖,但成型较慢。
养护要点
通风:对通风要求较高,夏季注意保持通风良好,建议使用红陶一类透气较强的花盆。
修剪:一般栽培3年后株形开始散乱,应提前进行修剪,对生长过高过密或肉质叶掉落过多的茎进行修剪,以保持株型优美。
病虫害防治:病害较少,偶尔会发生叶斑病和茎腐病。叶斑病多由通风不良且空气湿度较大引起,改善通风状况是预防关键,可使用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茎腐病多因冬季环境过于潮湿引发,应剪取植株上部健康茎段进行繁殖,冬季避免过多过频浇水,保持盆土稍微干燥。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叶形叶色美观,如虹如玉,极具观赏性,宜作为盆栽观赏,可摆放于窗台、阳台或客厅等处。净化价值:可放置于电视、电脑旁吸收辐射,也可栽植于室内吸收甲醛等物质,净化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