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你有电话恐惧症吗?

四川科技馆
集科学体验、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展示三位一体的全民科学中心
收藏

电话恐惧症,指的是对拨打或接听电话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一种现象,被视为社交恐惧症或社交焦虑的一部分。很多年轻人会将手机调成静音,避免听到电话铃声。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文字交流如微信、短信或邮件,即使知道电话沟通更高效。

有些人就算接了电话但也不说话,直到对方“自报家门”后再挂掉电话。有人表示接通电话后不知道该说什么,会急于结束通话。有人担心陌生来电是诈骗或骚扰,甚至会忽略所有陌生号码。更有甚者听到电话铃声会感到烦躁、恐慌,甚至出现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紧张的胃部、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恶心、口干及颤抖。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恐慌、恐怖和害怕。

对于老一辈来说,电话是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但对年轻人而言,电话并非首选。如今,基于文本的沟通(如短信、微信、邮件)更为普遍,且许多事务都能在网上完成,无需电话联系。与打电话相比,发信息更能让年轻人掌控沟通节奏,他们可以思考后编辑文字,甚至搭配图片或表情包。而电话的实时对话、随机应变以及可能出现的沉默或尴尬则会带来压力。有人说“如果把微信比作是录播的话,电话就是直播,要立即给出反馈”,这会让人失去思考的空间。在开放式办公室,打电话还会让人感觉被同事评判。如今,电话多用于重要事务,导致年轻人接到电话时会本能地认为是紧急情况。尤其是陌生来电,更容易引发焦虑。此外,电话会打断正在进行的事情,被视为一种“突袭”。同时,如果自己是要打电话的一方,也可能会产生害怕打扰到对方,使对方厌恶自己的恐惧。

可见,人们害怕的并非电话本身,而是电话铃声响起时那种不可预测性带来的心理压力。

那么,想要克服电话恐惧症,我们可以怎么做?

了解自己害怕接电话的原因,如担心说错话、被拒绝等,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在打电话前制定详细计划,如列出要讨论的话题、准备好开场白等,以增强自信心。
在通话前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减轻紧张情绪。
从较熟悉的人开始,逐渐增加打电话的次数和难度。
如果电话恐惧症严重影响生活,可以咨询心理医生,必要时可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电话恐惧症”并非病态,如果不喜欢接打电话并未对你的生活造成实质性影响,那么无需过于在意。不过,即便害怕电话沟通,也别忘了保持基本的沟通能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