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达医晓护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糖尿病为什么会有并发症

血糖高了怎么就会有并发症呢? 因为体内的环境需要一个适宜的稳态,正常血糖一般在4~8mmol/L之间波动,符合这个范围血糖才会给组织、细胞以及各个器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当血糖长期升高,全身的组织、细胞以及各个器官就会持久地浸泡在一个高糖环境里,时间久了,这些组织和器官就会发生不可 逆的变化。

打一个比方,就如同腌咸蛋,鸡蛋放在盐水里,日久天长就变成了咸鸡蛋。 这可以类比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就不再可逆。如同咸鸡蛋不能变回淡鸡蛋一样。

所以,保持体内正常的血糖水平才能保证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转,也就是预防并发症的必要前提。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人体需要有血液供给,因此“血糖”是无处不在的。 凡是受到高血糖“浸泡”的组织、器官,最后都会出现病变,也就是糖尿病并发症。

心脏在长久的高血糖作用下,冠状动脉会出现粥样硬化,管腔会变窄,最后就是冠心病甚至心梗。脑血管同样也会出现粥样硬化,管腔会变窄, 最后变为脑梗。

心脏和脑血管在糖尿病中最常见的是大血管病变。

眼睛的眼底血管会出现血管瘤,随后渗出、出血,直至视网膜脱落,最后导致失明。

肾脏在高血糖作用下,会出现大量的蛋白尿,导致肾功能不全,直至尿毒症,最后需要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多数糖尿病患者还会有手、足末端的麻木、刺痛,这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除此之外,血糖升高还会影响血压、血脂、骨、关节、月经、男性性功能、情绪等。可以说,糖尿病的不良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并发症既然是器官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各自的功能。 比如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变得越来越窄,心脏供血越来越差,心肌细胞缺血时间越长,坏死的也就越多,如果冠脉出现明显的血流减少或中断,就会出现心肌大面积坏死,这就是心梗;心梗的病死率很高,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尿毒症透析的患者中约有一半是源于糖尿病肾病。 肾脏功能的衰竭会使体内的废物不能及时排除,不断堆积,就会造成对各个器官、组织的毒害作用。我们经常会看到尿毒症的患者全身浮肿、呼吸困 难、腰酸背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都是因为体内“垃圾”的 作用。

糖尿病脑血管病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脑梗,轻者出现头晕耳鸣,重者就会危及生命。

有些并发症虽然不会致死,但会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明显减退,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糖尿病足,严重者截肢,造成患者终身残疾。

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血糖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的重要基础是血糖升高,这些并发症都是在高血糖的基础上悄悄地发生和进展的。通俗地讲,这些器官或组织都是被高血糖“泡”坏的。

所以,糖尿病绝不是血糖高点这么简单,积极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以大大延缓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一旦并发症出现,就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尽早控制血糖,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控制并发症的基础。

有的患者得了心梗,放了支架,胸闷缓解了,就认为没事了,血糖也不去管理,其实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如果不控制血糖,血管继续“泡”在高血糖里,血管会继续变坏,那么这个患者就要不断在心脏里放支架了。

很多患者认为住院就是来处理一下并发症,血糖就这个样子了,不用再管了,这是错误的想法。虽然并发症已经出现,控制血糖不能逆转,但可以延缓后续的发展,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延长寿命。

因此,有了并发症,需要赶紧控制好血糖,所谓“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服用何种药物,采用何种方案,都需要合理、持久地控制饮食。

目前有很多关于糖尿病饮食的书籍和资料。相关的名词也很繁杂,如热卡、升糖指数、食物交换份等,让糖尿病患者难以理解。日常可选择的食物品种较为丰富,更让糖尿病患者不知如何面对。

这里,我们用最通俗的语言把糖尿病需要注意的饮食管理 归纳为如下几句话。

1.吃干不吃稀

我们主张糖尿病患者尽量吃“干”的。 从形态上来讲就是“固体”的,比如馒头、米饭、饼,而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饭、面片 汤、面条、疙瘩汤等。 某些患者的错误做法是不吃白米粥,而吃杂粮粥;或者将麦片泡在牛奶或汤中。 我们强调的是“粥”,而不论粗粮细粮。道理就是越稀的饮食,经过烹饪的时间越长,食物越软越烂,意味着越好消化,则升糖越快。

同样,我们也不主张多喝汤。因为汤有助于食物消化,也会加速升糖。 如果一定要喝汤,则建议饭前喝汤,尽量避免与主食充分混合。

2.吃硬不吃软

同样是干的,我们更推荐“硬一点”而不是“软一点”。 道理与上面相同:含水量少、偏硬的食物需要咀嚼,消化的时间较长,升糖就较慢。

3.吃绿不吃红

食物太多,很多患者不能确定哪个是该吃的,哪个是不该吃的。 一般绿色的(非添加色素),多是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红色的含糖相对偏高,不宜食用或少用。 如吃同样重量的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可以明显升糖,黄瓜则对血糖基本没有影响。 所以,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绿色”的一般比较保险。

“吃绿不吃红”同样也要遵循“吃干不吃稀”的原则,比如胡萝卜可以作为蔬菜成块或成片食用,但如果榨成果汁,则升糖效果明显。

4.定时定量和化整为零

定时定量是指正餐。推荐患者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降糖药更好地匹配,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每天只吃两顿饭,并且不吃主食,这样做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不能乱吃,但也不能不吃;不该吃的一定不能吃, 但该吃的一定要吃。

化整为零是指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允许患者吃水果及少量零食,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 但吃法与正常人不同,一般不要饭后立即进食。 可以选择饭后2小时食用水果。吃的时候将水果分餐,如一个苹果分2~4次吃完,而不要一口气吃完;葡萄一次吃不超过5颗。分餐次数越多,对血糖影响越小。

以上四句话如果大家能够掌握,饮食基本不会出大的错误。 经过长期体会和琢磨,相信每个人都会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一套食谱。

糖尿病患者应该具有哪些好习惯

这里再说一下糖尿病患者应该具备的几个良好习惯。 养成这些习惯,可以让患者治疗事半功倍,对糖尿病的控制可以受益 终身。

1.加强学习

糖尿病不仅是医生的事情,更是患者自己的事情。 通过与医生沟通,患者可以学到很多糖尿病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比如从书籍、网络、病友等途径获得糖尿病的知识。可以说,对糖尿病了解越多,血糖才能控制得越好。

2.选择相对固定的医生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因此需要终生与医生打交道。因此,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医生对于患者长期诊治的益处就显而易见。患者和医生相对熟悉,沟通更顺畅,医生了解患者的特点,用药也更有把握。久而久之,医生和患者就成了朋友。 而有的患者,随机就诊,医生必然每次都要详细问诊,很多患者不理解,反倒造成误解和麻烦。

3.学会与医生沟通

很多患者就诊,不能清楚明确地讲述自己的病情,不能将自己面临的问题准确地反映给医生;或者,更有甚者认为我不说医生就应该知道。这些都是不对的,最后影响的是患者自己的就诊质量。患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病情:何时患病,服用哪种药物,各种指标如何等。想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就需要患者做到一点:加强学习。否则,医生和患者就很难沟通,如果医生的话患者不能理解甚至出现理解偏差,问题将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4.学会整理自己的资料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生管理。患者不同时期的化验单、检查及住院资料都代表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这些资料对于分析患者的疾病特点至关重要。 很多患者检查完之后不注 重将资料整理收集,自己又不能很清楚地说出检查的结果,那么医生就很难判断患者的过去及病情发展的速度。定期检查并整理好自己的化验单,了解并掌握自己化验单的意义。这样在就诊时才能够和医生获得很好的沟通,才能得到医生进一步的指导。

摘自《健康中国·家有名医——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jpg

自“健康中国”概念提出以来,全民掀起了关注健康的风潮;“后疫情”时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立足“健康中国”这一理念,邀请抗疫一线的医学专家王韬教授、中国工程院李校堃院士,联合上海三甲医院各科临床一线医生,编撰推出了“健康中国·家有名医”丛书。

丛书第一辑共21册,遴选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病一书,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危害,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预防治疗、饮食调养、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宛如为读者打造一位专属“家庭医生”。

评论
科普65e717027804a
儒生级
学习了,如果有一些关于如何用药的知识就更全面啦!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