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闻公报,宣布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公报提到,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上个世纪40年代的3000万减少至0,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曾经在神州大地上肆虐的疟疾,如今被宣判彻底消灭,足以令中国人骄傲。那么,这一危害巨大的疾病是如何从被发现到被遏制的,我们伟大的祖国又是如何消除疟疾这一顽疾的呢?
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
早在1880年11月,法国军医拉弗朗在阿尔及利亚检查一位疟疾患者的血液时,意外地在显微镜中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月牙形虫子。随后,他又在200例同样患者的血液中,也发现了这种虫体,而它就是疟疾的真正元凶——疟原虫。1892年,英国医生罗斯深入疟疾严重的印度进行研究,在到处肆虐飞舞着的蚊子体内发现数百个疟原虫卵囊,人类终于知道原来疟疾是由感染疟原虫的蚊子传播的。
疟疾,就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人患疟疾之后,首先是急剧的高烧,全身出汗,时冷时热,中国人称疟疾为“打摆子”。人被感染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恶性疟疾死亡率高达40%。
消除疟疾的坎坷之路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疟疾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我国曾经也是疟疾大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就有3000万疟疾病例。2003年时,每个省份的病例数也还有3万之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直到2017年,我国才实现了零病例的目标。根据WHO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连续3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并建立有效的疟疾快速检测、监控系统,制订疟疾防控方案,方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自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4年无本土疟疾病例报告,并于去年向WHO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说到我国消除疟疾的坎坷之路,相信大家都知道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2015年,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后青蒿素这个名字变得家喻户晓。
事实上,疟疾的治疗以及药物的问世经历了千难万险,从最初的由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金鸡纳霜(著名抗疟药——奎宁),到从一种黄色染料中发现的抗疟药——阿的平,再到化学合成药物——氯喹,每一个抗疟的药物都曾经为疟疾的治疗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在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同时,疟疾这种疾病也在不断演化,疟原虫会形成自我保护功能,产生了适应药物的基因突变,对许多药物形成耐药性。直到当今最有效的抗疟药物之一——青蒿素的发现和投入临床使用,人类才拥有了对抗疟疾的特效“武器”。
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屠呦呦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上,自豪地说:“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可以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益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抗疟药物的答案均无果。当时,身为北京中药研究所科研工作者的屠呦呦与同志们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了2000多种方药,终于在1984年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青蒿素的复方药物作为抗疟的首选药物被WHO推荐,并在全球各地显示奇效。WHO《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疟疾的主导药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抗疟成功,除了青蒿素的发现与使用,还有多种关键经验,包括有效的多部门合作、严格遵守的监测策略等。正如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消除疟疾也是中国为人类健康和世界人权进步作出的一大贡献。”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全球疟疾零病例的时代终会到来,疟疾必将成为人类发展史的过去式。
作者:上海市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医师 耿倩影
审核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药剂药理科 主任药师 刘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