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难到辉煌:新中国民歌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本 文 约 6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min

2021年6月30日,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正在进行。一位两鬓斑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从习总书记手中郑重接过熠熠生辉的“七一勋章”,解说词这样描述他的事迹——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他就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

“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65年前,26岁的他为影片《铁道游击队》创作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支节奏轻快、曲调明亮的歌曲传遍了大江南北,饱含向着光明和胜利的信念,在中国民歌曲库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言其志,歌咏其声。从古至今,浪漫的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歌唱。回看那条音符和旋律装点的路途,我们会发现,像这样的歌声,飘了很久,像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

它们是穿越时空的红色音符,它们有着共同的名字——中国民歌。它们的背后,铺陈着鲜红的底色,更有着悠长而深邃的故事。

歌咏其声:淌过千年的浪漫与奋争

按照现在的定义,布衣芒屏的低吟浅唱,便算是最早的中国民歌了。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民歌产生最早、相关记录也最早的国家之一。传闻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代,民间便有了著名歌手“娀氏之女”,甚至还出现了她的代表作“燕燕往飞”。

《诗经》中的160首“十五国风”,是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代表性民歌作品。

《诗经》书影。图源/网络

这些歌曲生于乡野,流淌过草木,天然地把百姓日复一日的生活与心绪刻进血脉,就像是饱蘸墨汁的画笔,起承转合间将那些染着烟火气的民间生活、民生百态勾勒得清清楚楚。西周时期,还有专人负责收集这些民歌,帮助统治者概览民生,考察民风风俗,甚至还形成了专门的制度,唤为“采风”。

秦汉时期,设立了专门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乐府,汉武帝时增设了“协律都尉”一职,负责创编音乐,以及将民间歌曲都“收入囊中”。此举之下,大量的民间歌曲被保留下来。

隋唐时期,出现了以词配曲的音乐形式,名唤“曲子”,还有了“新词配旧曲”的创作手法。两宋时期,大伙儿研究出了“缠令”“缠达”等唱作形式,甚至发展出“唱赚”这种艺术,放在今天来看,是妥妥的说唱。明清时期,市井文化中的俗曲小调开始流行,也不乏《小女婿》《童养媳妇苦难当》等直指封建礼教的民歌作品。当时四川地区的一首民歌特别让人动容——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且歌且行,且行且歌,当歌声流淌千年,人们畅抒着心头的情愫,直陈着纷繁的现实。他们吟着生活,唱着奋争,望着未来。

强音渐起:歌声里的救亡与光明

1840年,一个昏暗的时刻。

英国的铁船闯进中国海域,列强的侵袭撕裂着中国的国土。

丧权辱国,民不聊生,黑暗的现实刺痛着国人的神经,也唤起了一场又一场不屈的抗争。文字、书画、报纸、火炮、刀枪…… 万物皆是国人的武器,音乐更不例外。1898年后,学校中逐渐开设起乐歌课,更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辛亥革命后,清廷覆灭,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为这个饱受苦难的国家寻找一条光明的出路,成了志士们心头所念所往的使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来源/电影《辛亥革命》截图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人们期盼的远方也逐渐透出光明。1919年,学生和工人振臂高呼,第一次站上历史舞台。也正是在这段谋出路、探光明的浪潮中,中国也掀起了一场“歌谣运动”。一万三千余首民间歌谣被发现和征集,其中更有一些往昔“不登大雅之堂”的民歌被记录下来,成为中国民众突破旧文化藩篱,追求自由民主的特别见证。比方说,创刊于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中就记录过这样一首民歌,几笔勾勒出有趣的故事,书写着劳动人民最质朴的追求与向往——

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

丈人丈母没在家,吃一袋烟儿就走价。

大嫂子看,二嫂子拉,

拉拉扯扯到她家,隔着竹帘望见她:

白白手儿长指甲,樱桃小口糯米牙。

回去说与我妈妈,卖田卖地要娶她。

1921年,嘉兴南湖上红船驶过,为久寻出路的国家和国人写下希望的注脚。自此,鲜亮的红色绽放在国人的心头,也渲染进音符与旋律中。

1923年,一位青年怀揣着热血和希望,从苏联返回祖国。回国后,他拒绝了所有任职,将心血倾注到《新青年》《向导》《前锋》等刊物中。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的创刊号上,刊载了这位青年亲笔翻译的中文版《国际歌》,还有一首他以“秋蕖”为笔名,自己作词谱曲的《赤潮曲》——

赤潮澎湃,晓霞飞动,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何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看!光华万丈涌。

一经问世,《赤潮曲》便传唱开来,鼓舞着每一个心怀希望与光明的国人。几年后,这位青年来到上海,他走街串巷,收集民间歌谣,改编出了大量作品。此后,他又来到中央苏区,不仅修改完善了《赤潮曲》,更带领无数文艺工作者创作、改编出《竹片歌》《砍柴歌》《十骂反革命歌》等一系列通俗上口却满载着信念的歌曲。不久后,1935年2月,在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下,他英勇就义。

他的名字,叫瞿秋白。他长眠在那个昏暗的冬天,他笔下的歌谣,却穿梭过时间的横流,携着熊熊的烈火,温暖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瞿秋白,杨之华一家。图源/网络

1931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东三省的土地,家国蒙难,民族危亡,中华民族开始了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抗争。歌谣再度成为人们的力量源泉和战斗号角。

日军凶残,无恶不作,目及战火烧毁家园,同胞饱受苦难,人们痛心疾首,却未曾屈服半分,更不曾低头半寸。于是有了1936年的那一天,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眼看着侵略者的恶行,强忍悲痛,含泪写下了一首《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词句铿锵,字字泣血,曲调沉缓,含着悲愤,鸣着不甘,更诉着心愿。哪怕此时战火燎原,终有一日侵略者会被彻底打败,人们会迎来胜利,家国会再享安泰。

艺术片《东方红》中《松花江》上演唱者张满燕。来源/网络

可以说,这样的信念坚守了多久,抗战中的歌声就响了多久。只要有战斗的地方,也一定会有歌声响起,大声告诉中国军民,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1937年,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同年11月,八路军129师挺进太行山,开办抗日游击训练班,开辟了晋冀鲁豫抗日革命根据地。游击战在太行山里打响,而这块见证着无数斗争的土地上,大量的抗日民歌应运而生。

《红都炮台》便是其中一首。“红都炮台”是日军在太行山上修筑的著名炮台,后被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摧毁,百姓们唱起了这支《红都炮台》,直诉胜利的喜悦——

红都呀炮台修哩牢,四围呀围墙,同胞呀,两丈多高,英勇的八路军,坚决往前冲,架云梯过围墙,同胞呀,攻在炮台根。六月二十四,天明四点半,红都呀炮台完了蛋。

除了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八路军的歌颂,人们也用旋律和歌声,描绘着一直放在心头的憧憬和希望。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作战逐步转向敌后战场,为了应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反共政策,生产动员大会在延安召开,大生产运动逐渐在陕甘宁边区展开。

1941年3月的一天,一支部队开赴荒无人烟的土地,在那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垦荒耕种,努力发展生产,用无数汗水让地里有了收成,荒田成了“江南”。1943年,他们的故事被写进歌里,唱遍了祖国大地。这便是大家熟知的民歌《南泥湾》。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

来源/电影《南泥湾》截图

几年后,歌词中的风景在更多的土地上生长、繁盛,曲调中的暖意和希望,也被人们小心翼翼地守护在心中。歌声环绕中,浴血奋战换回了日军的全面投降,人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再次迎来了崭新的一页。

放声高唱:旋律中的记忆和希望

人们日盼夜盼的新日子、好日子,终于拉开了帷幕。生活的色彩越来越多,路越走越宽。中国民歌,也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

珍视着日思夜盼的和平的人们,没有一日曾忘却这和平背后洒满鲜血的抗争、长眠于战火中的英雄。汹涌澎湃的情感涌入旋律,勾勒出一段段热血记忆,也成就了一首首经典。

1956年,电影《铁道游击队》开拍。同年,26岁初出茅庐的吕其明接到了导演赵明的邀约,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从十岁开始,吕其明便随同父亲参加了新四军,在后来驻扎山东期间结识了非常多铁道游击队的队员。队员们的英勇事迹深深铭刻在吕其明的心头,他决定,要尊重英雄的故事,更要结合铁道游击队的历史,在曲子中融入浓厚的山东风格。与此同时,了解影片的过程中,吕其明发现,整部片子节奏非常紧张,把战斗的惊心动魄描摹得淋漓尽致,但浓烈渲染下缺少了些革命乐观主义的色彩,而这正是自己希望表达和传递的。

图源/电影《铁道游击队》

回想着脑海里的游击队员形象,思绪再三,吕其明开始了创作。他想尽办法,深挖山东民间音乐的特色,将其融入歌曲,还请来诗人芦芒、何彬作词。不久后,电影上映,这首旋律轻快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也与观众见面,随即传遍大江南北。

这样的歌还有很多很多——1956年电影《上甘岭》上映,插曲《我的祖国》感动着亿万国人,大家深情地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诉说着对祖国的依恋与炽爱;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与观众见面,大家感动于革命小英雄潘冬子的事迹的同时,也在《映山红》里想象着红军来时花开遍野映山红,在《红星照我去战斗》中牢记着“党的教导”,坚定着“前赴后继跟党走”……

这些红色的歌词与音符,也在普通民众炽热而朴素的情感中被写就。

经典故事片《雷锋》中,有着这么一首插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首歌的词作者名叫姚筱舟,是陕西省铜川市焦坪煤矿中的一位技术员。1958年,他写下了一首诗《唱支山歌给党听》,并以“蕉萍”为笔名投稿,后来这首诗被雷锋抄写进日记中,再后来被谱成曲子,化为歌谣被广泛传唱,创作者姚筱舟才逐渐走进公众视野。问及创作原因,姚筱舟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的工友大多在私人小煤窑采过煤,饱受苦难,这些歌词都是大家发自内心对党的感激。 真情汇成的旋律,被人们唱响,歌声传得越来越远,甚至漂洋过海,成为中国音乐对话世界的“语言”。

1942年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团员何仿在南京听到了一位民间艺人唱的一支歌谣,悠扬婉转的旋律钻入了他的耳朵,印入了他的心里。歌谣名为《鲜花调》,后来,何仿记下了这首歌,改写了歌词,做了改编。1957年,这首民歌在北京的全军文艺会演上唱响。自此,人们记住了它的名字,更陶醉于优美的歌词和悦耳的旋律——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1958年,《茉莉花》走出国门,带着浓郁的芬芳绽放在维也纳歌剧院的舞台上。1982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中国优秀民间歌曲”,并在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引用中,登上世界歌剧舞台。

旋律响起,歌声飘荡,人们的干劲越来越足,奔头越来越大,笔下的歌,也载起了更多的愿望与憧憬。

1994年,电视剧《天路》播出,它的片头曲《青藏高原》,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描绘与想象,撞入万千国人的耳中和心田。2006年7月1日,历经无数艰辛奋斗,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彻底画上了句号,与此同时,一首《天路》也随着列车的轰鸣唱响。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这样的远望与想象终是在通达的交通中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天路通西藏,温暖到边疆。

民歌阵阵,乐声流淌。这样的书写从没有停止,就如同朝着好日子的奔头,向着未来的憧憬,一直常驻。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丝路》又让古老的传奇掀开面纱,锦绣的神话被镌刻在中华民族走过的征程、写下的故事中……

唱生活,诉衷情。御外侮,鼓干劲。念希望,咏憧憬。

悠扬的歌声流淌过古今的长河,红色的音符也穿透了岁月时空。

它们是中国民歌。

它们唱着,我们的故事。

参考文献:

赵岩主编.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刘佳月著.乐动音符 音乐艺术鉴赏[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王研,蔺黎,桑瑞编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赵盈娜著.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张唯佳主编;陈瑜,李可,魏丹杰,颜秋琴副主编.音乐鉴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孙拥军.叩问与反思:1958年中国新民歌运动的再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68-71.
范瑞懿.汉乐府民歌音乐性探微[J].黄河之声,2019(19):6-7.
党宇娜.文化变迁视域下的中国民歌流变[J].歌唱艺术,2020(04):37-41.
新华全媒+丨重读红色经典特别篇:与我共读《赤潮曲》,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371320514004735&wfr=spider&for=pc
“革命文艺必须向着大众”——瞿秋白的红色音乐实践,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555697504023944&wfr=spider&for=pc
太行“阿炳”,新华每日电讯,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0-08/21/c_139307120.htm

END

者丨念缓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苗祎琦

排版 | 于嘉夫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