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1年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开启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7月21日,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正式开启。来自顺义区的25名优秀中小学生代表以“科学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了活动。

撰文/记者 李晶 摄影/张星海

新媒体编辑/房永珍

7月21日,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正式开启,活动由顺义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顺义少年宫协办,共分为展线课程、系统培训和自由参观等多个板块。顺义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田立娟、顺义少年宫老师赵建霞等带队和小天使文学院的25名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7月21日,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第一站来到北京科学中心参观学习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提升顺义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计划全年开展6场线下活动,整合顺义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优质科普资源,让广大青少年了解顺义,认知顺义;以大记者带领小记者们走出顺义,走进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科普场馆等地进行探访,开阔科学视野,培养综合能力。

▲顺义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田立娟部长鼓励小记者们努力写出好的作品

在北京科学中心开展的第一站实践采访活动中,小记者们参观了地球方圆主题展厅和三生主题展厅,通过《疏密见陡缓》和《进化的故事》两个展线课程,掌握了等高线地图的使用方法、人与地球的关系,以及生命起源的几种主流假说和生物进化的规律;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系统培训,初步了解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础知识,明确了作为科学小记者的活动任务。

○ ○ ○

找“佳径”爬珠峰

终极挑战就在眼前。

北京科学中心的科技辅导员蔡老师举着第三张等高线地图问到,“谁能找到攀登珠峰的最佳路径?”

经过对等高线地图的认知、使用还有模拟搭建训练,小记者们一个个信心十足,尤其是刚刚用“绕圈圈”的盘山方法答对了“最缓路径”的第四组小记者,“三下五除二”画出了一条Z字线。

▲北京科学中心的科技辅导员蔡老师讲解等高线地图的含义

其实,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射到平面形成的水平曲线。它看上去有点像水面上一圈套一圈的波纹,有的波纹间宽度大一些,有的窄一些;两条“波纹”间还有数字标记,指的是这圈波纹代表的水平高度。通过等高线地图,能直观判断出地形地貌,封闭的几圈“波纹”,如果越靠中心数字越大,说明是一座高耸的山坡;反之,封闭的几圈“波纹”越靠中心数字越小,则代表是一处低洼的盆地。“波纹”的宽窄和标记数值的大小,就是小记者们寻找“攀登珠峰”最佳路线的依据。

“平缓与陡峭不是选择路线的唯一标准,还要注意路线是不是一直向上延伸”,小记者们认真地听着蔡老师的讲解,用水彩笔比比划划地寻找着“最佳路径”。

Z字线的答案,对不对呢?“判断最佳路径,不仅要考虑平缓,也要考虑攀登的效率。”蔡老师点评着,正在大家着急知道答案的时候,他拿出了一张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时的路线图,和小记者给出的Z字路线几乎重合。

“我们为什么要攀登珠峰呢?”在确认小记者们对等高线地图有良好地认知后,蔡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并讲述了攀登珠峰背后的故事。蔡老师告诉小记者们,“攀登珠峰是人类对自我的挑战,而中国人登顶珠峰更意味着,对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捍卫”。

▲科技辅导员冯老师解说《进化的故事》

○ ○ ○

为假说生“分歧”

来到北京科学中心二层的生命展厅,小记者们正根据视频和文字说明为自己支持的“生物进化假说”投票。

“我给‘原始汤’说投票”,一位小记者认真研究了生物进化树展项的视频和解说词后坚定地说。另一位小记者却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自然发生论”,理由是“长颈鹿一开始并没有很长的脖子,进化后就有了长长的脖子”……

科技辅导员冯老师为大家讲解说,关于生物进化的假说有上百种,但很多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当前主流的生命进化假说主要有四种,深海烟囱说、“原始汤”说、自然发生论和宇生论。因为深海周围环境与原始大气的组成成分相似这一直接证据,深海烟囱说目前的支持率最高;“原始汤”说有实验的支撑也有不少支持者;自然发生论已经被驳斥;而宇生论仍有疑问,还需要人们继续去探索。

进化、达尔文、物种起源……在冯老师轻松的言语中串成了一条逻辑线,让小记者们记住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三条动物进化规律,还拿起拼图块,拼出了正确的动物进化路线图。

▲北京科技报社的资深记者为顺义科学小记者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 ○ ○

给“新闻”划重点

新闻是什么?记者要做什么?刚刚成为科学小记者的同学们对这些问题还充满着疑惑。为了给小记者们答疑解问,北京科技报社的资深记者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程。图片和案例丰富的课件,让小记者们对新闻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基本素养,有了初步的认知。

“时效性”是课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字之一。在“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新闻定义中,第一个维度就提到了新闻是越新越好,讲述新闻特点时又再次用案例强调了“时效性”的重要。

与作文相比,新闻更要关注事件的真实性。“新闻写作的逻辑起点就是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与作文是有区别的”,记者老师用“年画虎”的真实案例告诉小记者们,新闻写作要用客观的事实来表述,不能够天马行空,更不能杜撰。

面对科学小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任务,来自顺义少年宫小天使文学院初级班的小记者疑惑地问,“如果一开始就写时间,文章会不会很突兀”。

“撰写新闻可以使用‘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新闻六要素写在导语中,同时也可以采用引人入胜的细节描述来做导语”,记者老师耐心地解答说,“大家要注意的是,在你们即将完成的稿件中,新闻六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来自顺义少年宫小天使文学院高级班的小记者向培训老师提问

在科学小记者的任务单上,有观察、沟通、撰文和投稿四个细分的小任务。记者老师也表示,希望通过系统的采访与写作培训,帮助小记者们在观察和实践中培养科学兴趣,在学习和感受中领会科学方法,在记录和思考中提升科学素养。

▲顺义少年宫小天使文学院参加2021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

活动最后,顺义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田立娟部长向小记者们介绍了今年“科学创青春 筑梦新时代”顺义科学小记者实践采访活动的相关情况,并预告还将开展多场相关系列活动。她鼓励小记者们,“你们是顺义少年宫小天使文学班的学员,在写作方面有基础和经验,刚接触新闻写作,更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相比优美的文字和写作技巧,能够及时的完成新闻写作的任务才是更重要的”。

通信连上了,信号塔在天上!参与河南救灾的“翼龙无人机”什么来头?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