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件发生在日本,一名50多岁的中年女性患者,在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做了胸腹部CT影像检查,当时该患者被诊断为尿路结石,经治疗后即出院
几天后,放射科医生阅片发现该患者存在肺部异常,肿瘤性病变可能,建议3个月后随诊复查,但负责临床医生并未查阅报告,没有及时告知患者发现肺部肿瘤并按时复诊。
13个月后,该患者在另一家医院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再次前往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就诊,此时肺部肿瘤已经明显进展。尽管接受了近2年的治疗,该患者还是最终因肿瘤死亡。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向该患者的家属说明情况,进行公开道歉,并承诺予以赔偿。
我要说的是,道歉有用吗?
作为医生,我本不应该说这些话。但相比较生命,什么东西能比生命海大呀?
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目前未听说哪里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但是专科化越来越细、患者量越来越来,这注定是一个隐患。
所谓专科化,就是原来的肝、胆、胃、脾、胰腺等等都归普外科管。但是,现在却分称胃肠外科、肝胆外科……。
这样分,固然可以让医生在响应领域可以更为专业,但是他们的横向知识就会匮乏。比如,在实施肝肿瘤切除过程中,可能会忽略肠道上的病变。而肝脏上的肿瘤,就有可能是肠道转移过来的,或者是双癌。如果在一次手术中就能发现并切除,势必给了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时机。也许一次发现,就是一条生命。
再说说多学科技能:以前的外科医生都会听肺部呼吸音、心音,会看心电图。现在的呢?有几个会的?有几个医生脖子上还挂听诊器的?要知道,听诊器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能发现很多问题的!
这时有些外科医生就说了:不是有呼吸科吗?不是有心内科吗?再说了,不还有麻醉科把关吗?
是,这些可以有。但是,假设能第一时间发现情况,是不是能够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救治?是不是能够尽早排除很多风险?
看到这篇文章的外科朋友们也不要生气,我们希望的是,大家各自在专业领域有更深的造诣;同时,也不要忽略知识面横向发展。毕竟,我们治疗的患者是一个整体。有些疾病,并不是一个器官坏了,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其他器官也有问题了。
欢迎大家收藏转发,点个关注,可以收看更多专业的医学科普以及为您解密手术室的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