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和肿瘤君说再见,靶向抗癌药如何实现精准治疗

人民网科普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5月7日,世界著名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阿帕替尼二线或更后线治疗晚期肝癌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显示,阿帕替尼可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将成为我国肿瘤医生与晚期肝癌斗争的又一利器。

在当今社会,癌症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为应对癌症,现代医学发展出了全面的治疗手段,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治疗手段分别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抗癌药物治疗。

前两种传统的治疗如同“生物核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可以杀伤癌细胞,但也会对身体的其他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在很多癌症电影中,患者大量掉发就是因为这种“无差别扫射”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而带有靶向功能的抗癌药物被称为“生物导弹”,可以规避这种无差别伤害,实现只针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攻击。什么是抗癌药物呢?它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样的呢?

抗癌药物的类型有哪些?

目前,全球各国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大约有130~150种,而用这些药物配制成的各种抗癌药物制剂大约有1300~1500种。这些抗癌新药将是人类未来20年~50年内与癌症抗争的新型武器,也代表了目前人类抗癌药物研究的最高水准。传统的抗癌药物根据其治疗特点的不同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西药包括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而中药包括临床上常用的方剂药物和中成药。其中生物靶向药物是近几年的新型药物,也是实现对癌细胞精准攻击的“主力军”。如《我不是药神》中的救命药“格列宁”,其实就是现实中治疗白血病的特效靶向药物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西药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癌细胞凋亡。生理上,凋亡的原理分为两种,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抗癌药物。一种被称为“细胞毒类药物”,它会对癌细胞直接进行攻击,使癌细胞死亡或者抑制癌细胞分裂;而另一种被称为“激素类药物”,它们通过对人体激素的调节,来破坏肿瘤细胞的生存环境,影响癌细胞正常生长。格列卫就属于“细胞毒类药物”的一种,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中药则主要通过调理来增加身体白细胞数量,增强机体免疫力,使身体自己战胜癌细胞,恢复身体健康。

抗癌药物如何实现精准打击?

被称为“救命药”的生物靶向性抗癌药物多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简单来讲,就是把传统化疗对人体健康细胞的损害减少,把攻击范围局限在癌细胞上,进而实现“生物核弹”变成“生物导弹”的进步。

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从癌细胞表面提取出它特有的蛋白质结构,这种结构学理上叫做“受体”,是癌细胞的“身份证”,也是靶向药物识别癌细胞的唯一凭证。科学家根据“身份证”制作出识别“身份证”的“验证器”,将“验证器”安装在靶向抗癌药物上。靶向抗癌药物通过“验证器”的指引找到癌细胞,实现导弹般的定点攻击,有的打进癌细胞核内部阻止它分裂增殖,有的干扰癌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癌细胞凋亡。如果人体内部没有细胞拥有这种特定结构,药物无法识别,那么抗癌药物也不会发挥作用,进而保护了身体的正常细胞。

指导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于晗

专家:北京肿瘤医院副教授姜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