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揭秘!飞鱼竟起源于鱵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自金沙江段至长江口半咸水水域,一种体形如剑的鱼生活在长江流域。

这是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在一些较早的资料里,我们也许更常看到它的另一个名字“九州鱵”。这种鱼俗称剑鱼,体长20厘米有余,有着一根匕首一般的长长下颌。这下颌长度达到了间下鱵头部的一半,而它们的上颌相比之下则短得滑稽,让整张嘴仿佛开在了背上。

2021080509514687759435722847.jpg

间下鱵隶属于鹤鱵目鱵科下鱵属,是全球40余种下鱵中的异类。下鱵属的鱼类几乎都是海水鱼,其中的沙氏下鱵就是山东沿海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味海鲜“马步鱼”。然而,间下鱵却进入淡水,一路深入长江上游,这在所有鱵科鱼类中是绝无仅有的。

实际上,间下鱵可能是地球上最深入内陆水域的鱵。不过间下鱵并不是纯淡水鱼,它是广盐性的,既有生活在淡水中的种群,也有生活在咸水中的种群。我国陆地幅员辽阔,因此淡水的间下鱵种群在我国占据绝对优势,咸水种群反而鲜有听闻。

间下鱵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当鱵还生活在海洋里的时候,它们所偏好的开阔水域危机四伏。一旦天敌出现,这些小鱼就将面临无处可藏的困境。于是,对于鱵的祖先而言,提高速度成了最好的选择。修长而尖锐的下颌极大减少了鱵在水中高速游动时的阻力,并能让它们在必要时以极高的速度冲出水面。甚至有一些鱵,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宽阔的胸鳍和腹鳍以便于破出水面后在空中滑翔,然后再次退化了延长的下颌,以便于飞得更远——是的,飞鱼起源于鱵。

当鱵侵入淡水,这个独特的性状便被保留下来。延长下颌带来的上位口也方便了它们取食掉落在水面的昆虫,而在内陆淡水环境中昆虫的数量相当丰富。于是,这些鱵就仿佛老鼠掉进了米缸。在并不很长的时间里,原本是海鱼的间下鱵在东亚的淡水水系中所向披靡,四处扩散,如今已见于我国南方的大部分水系。甚至有一些间下鱵搭了人类活动的顺风车,一路入侵进入云南滇池,这是一片在历史上从未有过鱵存在的区域。

不过尽管有着相对强的适应力,具体到个体而言,间下鱵却又是相当脆弱的,一点点伤害就足以致它们于死地。环境的迅速变化对间下鱵而言也完全足以致命。正因为其极强的应激性,将野外捕获的间下鱵养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一开始的采集到入缸的过程都需要极其小心。稍急一点,这些奇特的鱼就会迅速死亡。许多原生鱼爱好者都将它视为一种出水就死的鱼而敬而远之。因此,尽管间下鱵在我国水系广泛分布,却并没有像同为鱵类的皮颏鱵那样被广泛地作为观赏鱼饲养。

间下鱵并不是唯一一种栖息于淡水的鱵,它甚至都不能算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淡水鱼,但它却可能是我国人民最熟悉的鱵类。无论是在大江南北,这种奇异的鱼类总能引起人们的惊叹。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