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号下午,第五届良食峰会·动物福利分论坛如期举行。良食基金执行长侯兵女士作为分论坛主持人,首先讲述了动物源性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动物及环境的影响。
她说家里有宠物的伙伴们,都会同意动物是有感知力的生命。也就是说他们与我们人类一样, 能够感觉到疼痛、恐惧、希望和快乐。对于农场动物此理相同。但随着人类对于动物性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来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农场动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我们食用的农场动物,大多在集约化工厂式的养殖模式中生存。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生存情况,因为他们的健康,关乎到人类的健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数据显示,中国城乡人口在过去三十年肉类消费增长迅速。目前中国人均每日肉类消费量,早已超过了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肉类推荐量的上限。而与此同时,与饮食相关的疾病也在同比增长。过度的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在环境方面,全球农业用地的 77% 用于动物饲养和饲料种植。养殖业造成了全球70%~80% 的森林砍伐。这不仅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同时还造成了人类、农场动物与野生动物的非自然接触,增加了自然界中新的病原体在不同物种间传播的风险。此外,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出很多。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9年8月推出的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中指出,如果全球遵循各国膳食指南的健康饮食模式,少吃肉,多吃蔬菜和水果,对比BAU情景,到2050年每年约能减排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所以如果每个人能够选择健康的饮食模式,就可以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基于此,良食基金将植物领先、动物福利、健康饮食的倡导作为机构的重点工作领域,以期改善动物性食品过度消费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动保网联合创始人蒋劲松教授带来的是“顺应天道、护生节用”的儒家动物保护观与食物观。他首先介绍了目前西方世界动物保护的三种境界:
一、把动物作为资源环境的组成部分来保护,如野生动物保护;二、把动物作为可感知痛苦的生命来保护,如动物福利;
三、把动物作为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来保护,如动物解放、动物权利;
随后,蒋老师引用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礼记》中的片段,证明儒家并非只关注人、不关心动物。在孔孟经典中,很多片段都体现出先秦儒家对素食及节用精神的推崇,如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在孟子的治国理想中,人活到七十岁,身体比较衰弱时,才会适当地吃一点肉作为补充。在《礼记·玉藻》中,有一段“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大意是,君子需要与有血气的动物屠宰及烹饪过程保持距离,不然可能会妨碍仁爱之心的培养。
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做了系统化总结与提炼,蒋老师也为我们列举宋明理学思想中“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伦理观,因而“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存焉”“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焉”。宋明理学家认为,“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是“义”的体现。
清末的儒家代表康有为,也在《大同书》中写道“大同之世,新制日出,则有能代肉品之精华而大益相同者,至是则可不食鸟兽之肉而至仁成矣。”蒋老师说,目前的植物肉产品,就是在尝试“代肉品之精华”。
最后,蒋老师总结了儒家的动物伦理与食物伦理,即顺应天道,以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观为最高原则,以不忍之心为出发点,爱护动物,反对残忍杀戮,注重循环可持续,提倡节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邦志教授则从藏僧食肉、居士拾蚯、不拉命债等三个小事例引入,生动体现了在佛教影响的地区,当地民众曾普遍具有不滥食动物的传统,但这样的意识如今已非常淡薄。尹老师提到,在佛教语境里,饮食的概念十分广泛,有“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类的划分,囊括了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而现代人也意识到,健康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事情,与心理状况、社会环境也密不可分。不同于西方人道主义素食观将动物视作朋友,因而不食的观念,佛教的慈悲素食观则是考虑到因人类肉食而死的众生一样有亲属、父母,能够感知疼痛,同时屠宰动物也会让动物埋下怨恨、报复的种子,熏习助长了人类的恶念,因此提倡素食不杀。尹老师还介绍了不同佛教传统中的肉食观,如小乘僧人可食“三净肉”、北传大乘僧人则断一切肉食。佛教之外,尹老师还特别提到中国民间在农历初一、十五吃斋的传统,这是因为夏商王朝的最后一代君王皆花天酒地、穷奢极欲,导致王朝覆灭,诸侯引以为戒,每月初一、十五吃素斋,后来慢慢也衍变为民间传统。而佛教进入中国后,寺院中的斋菜也渐渐自成体系,与各大地方菜系并列,存留至今。最后,尹老师以“身心国土,依报庄严”作为结语,指出个人身心与外界环境要同时关注,不可偏废其一,让我们了解到佛教护生饮食观的宏阔高远。
道家哲学与丹道研究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程宝良博士为我们讲述了道教护生的理念与实践,他引入了古籍中“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概念,简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一体,人与大道密不可分,与众生平等。由此引出人选与天选的概念:人的一切选择取代不了自然的选择,人类短期的行为不能改变长期进化的结果,人类的食物只有在“天选”的范围内才能加以“人选”。
程博士介绍,道家选择食物的标准以“益生”或“养生”为准则,崇尚素食,但不排斥动物性食物,在饮食结构方面,以谷物为主, 要点在于葆养生机。在道家或中医的理念中,选择食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考虑到“五行藏象”的先天条件,也要兼顾“六淫七情”的后天情况。
程博士认为,道家尊重天地大道的护生思想,是对人类异化的拯救,这里的异化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以为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与改变,不必考虑到自然的节奏,忘记了人类文明的成就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道家思想认为,人类最高级的文明,就是与自然和谐一体,无为而为。这才是对人类和其他生命最有效的保护。
最后,程博士以一句“人人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天地与我同源,止恶扬善,亲和万物”总结了道家的护生思想,也为当今动物福利的认识与实践提供了古老哲学命题的参考。
论坛的最后,侯兵女士作为良食基金执行长和本次论坛主持人,总结道:新冠疫情为我们敲响警钟,每个人饮食的选择最终都有可能关系到动物健康与公共健康,几位嘉宾的分享从中国文化动物观念到哲学信仰,从欧盟公民与动物福利组织的调查数据到中国的动物福利市场的研究,从产业链观察到公共传播,不同角度的研究和实践,给大家带来完全不同的借鉴和启发。
动物福利作为 “良食倡议”的第二条,是良食基金的核心方向之一,未来良食基金将继续在消费端,通过教育和公共传播,以及在良食生态大厨、团餐、青年培养、妈妈厨房、菜市场改造等项目中积极融合动物福利理念的方式,大力推广动物福利。届时,期待能与各方加强一起合作,共同促进健康的饮食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何以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