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381 篇文章
近期,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大家更加关注儿童青少年,因为,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经获批在3-17岁人群中使用了,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都已启动12-14岁人群新冠疫苗预约接种,儿科医生们也都在各个儿童疫苗接种点做着医疗保障工作。
为了保障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大家关注学习了很多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到疫苗接种是儿童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儿童接种的新冠疫苗和成年人的疫苗有不同吗?是否会与其他疫苗接种产生冲突?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除了疫苗接种,还有哪些?本文来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一、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问题
1.儿童新冠疫苗的接种剂量、剂型和部位
儿童青少年接种的新冠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接种疫苗的剂量、剂型同成人,接种部位都与成人相同,也是两针,中间间隔21天至30天。
2.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
新冠疫苗接种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病史询问,排除不适合接种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主要还是局部疼痛、红肿,全身反应很少,个别人可能会有发热等表现,但是可控的、安全的。
3.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时间间隔
儿童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建议新冠疫苗接种和其他疫苗接种中间间隔至少14天。但是,如果出现外伤、狗咬等情况,需要打破伤风或者是狂犬疫苗,则不受14天间隔的限制。
二、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1.护理
护理是儿童医疗保健工作的基础内容,年龄愈小的儿童,愈需要合适的护理。居室应阳光充足、通气良好,冬季室内温度尽可能达到18~20 ℃,湿度为55%~60%。衣着(尿布)应选择浅色、柔软的纯棉织物,宽松而少接缝,以避免摩擦皮肤和便于穿脱。
2.营养
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先决条件,必须及时对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有关母乳喂养、断乳期婴儿的辅食添加、幼儿期正确的进食行为培养、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的膳食安排等内容的宣教和指导。
3.计划免疫
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菌液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注意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处理,以及接种禁忌症的避免。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睡眠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睡眠时不拍、不摇、不讲惊恐或兴奋的故事。据不同年龄,保证睡眠时间。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新生儿每天为20~22 h,婴幼儿为12~13 h,学龄前儿童约为11 h,7岁以上儿童为9~10 h。
2.饮食从婴儿开始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吃零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勿强迫进食,也不要边玩边进食,更不要暴饮暴食。逐步培养儿童独自进食习惯,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3.清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从1岁开始训练儿童自己洗 手、洗脸,定时洗澡,勤换衣服;2岁半时应自己会洗手,3岁时会洗脸,5岁会梳头、洗澡、刷牙等。
4.排便从婴儿开始训练按时大小便习惯。1岁后训练坐盆排便,3~4岁可以自主去厕所,要注意入睡后定时排尿以防发生夜间遗尿。
5.定期健康检查
0-6岁散在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系统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早发现异常、进行指导和采取相应措施。
1.新生儿访视
由社区妇幼保健人员于新生儿出生28 d内家访3~4次,高危儿应适当增加家访次数,访视中发现严重问题应立即转医院诊治。家访内容主要为以下六大方面。
①新生儿出生情况;
②生后生活状态;
③预防接种情况;
④喂养与护理指导;
⑤体重监测;
⑥体格检查,重点应注意有无产伤、黄疸、畸形、皮肤与脐部感染以及视、听觉检查。
2.儿童保健门诊
应按照各年龄期保健需要,定期到固定的社区儿保单位进行健康检查。定期检查的频度由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决定,年龄小的儿童检查间隔时间短,以便及时发现生长发育的变化,防止发生生长偏离;高危儿、体弱儿宜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定期检查内容主要为以下四大方面。
①体格测量及评价,3岁后每年测视力、血压一次;
②询问个人史及既往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疾病情况、家庭环境与教育等;
③全身各系统检查;
④常见病的定期实验室检查,如缺铁性贫血、寄生虫病等,对临床可疑佝偻病、微量元素缺乏、发育迟缓等疾病应做相应的筛查实验。
6.体格锻炼
1.户外活动
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可增加儿童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接受日光照射、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婴儿出生后应尽早户外活动,开始户外活动时间由每日1~2次,每次10~15 min,逐渐延长到1~2 h;冬季户外活动时仅暴露面、手部,注意身体保暖。
2.皮肤锻炼
①婴儿皮肤按摩按摩时可用少量婴儿皮肤霜使之润滑,每日早晚进行,每次按摩15 min以上,在婴儿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及四肢有规律地轻揉与捏握。可刺激皮肤,有益于循环、呼吸、消化、肢体肌肉的放松与活动。
②温水浴不仅可保持皮肤清洁,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于睡眠和生长发育,有益于抵抗疾病。冬季应注意室温、水温,做好温水浴前的准备工作,减少体表热能散发。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即可行温水浴,每日1~2次。
③擦浴>7~8个月的婴儿可进行身体擦浴。擦浴时室温保持16~18 ℃,水温32~33 ℃,待婴儿适应后,水温可逐渐降至26 ℃。先用毛巾浸入温水,拧半干,然后在婴儿四肢做向心性擦浴,擦毕再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微红。
④淋浴适用于>3岁儿童,效果比擦浴更好。每日一次,每次冲淋身体20~40 s,水温35~36 ℃,浴后用干毛巾擦磨至全身皮肤微红。待儿童适应后,可逐渐将水温降至26~28 ℃。
⑤游泳有条件者可从小训练,但注意应有成人在旁照顾。
7.意外事故预防
1.窒息与异物吸入
2.中毒防范
保证儿童食物的清洁卫生,避免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毒蘑菇、含氰果仁(苦杏仁、桃仁、李仁等)、白果仁、河豚、鱼苦胆等;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儿童内、外用药应分开放置,防止误服外用药造成的伤害。
3.外伤
防止坠床与从高处跌落;避免开水、油、汤等烫伤;妥善存放易燃品、易伤品;教育年长儿不可随意玩火柴、煤气等危险物品;室内电器、电源应有防止触电的安全装置。
4.溺水与交通事故
家长和监护人必须加强监管看护意识,陪伴儿童时要做到专心致志。教育儿童不可独自与小朋友去无安全措施的江河、池塘玩水;教育儿童遵守交通规则。
摘编自作者原创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徐灵敏著)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 徐灵敏 主任医师
好书推荐
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知识和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主任医师撰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急诊急症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6436.html》,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93161.html》姊妹篇。本书从如何防治“可怕的婴儿猝死综合症”开始,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急诊急症的防治原则,以及如何面对发热、惊厥、大小便异常、哭闹、声音嘶哑等儿童常见急症。被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