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创新时代的科学素质建设需要充分认识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对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价值和作用,大力强化科学普及、科学素质服务创新发展的功能建设,推动科学素质建设迈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将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精神作为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强调“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机制建设,这将为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推动和重要契机。
1 创新时代和创新发展中的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
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创新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经济、产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创新、经济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科学技术知识创新、传播、扩散、应用也变得极其活跃,这就对国家和社会的科学普及能力建设、对组织和公众掌握科学技术的程度、对鼓励和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的建设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科学普及是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和方法、科学思想和精神等内容,使公众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增进公众对科学技术及其创新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待科学技术及其创新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认知,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素质;然后再通过在公众(个体或群体)层面产生的这些作用,在社会范围内培育勇于创新的创新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创新文化,形成鼓励探索的社会环境和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发展广泛活跃的科学普及、不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是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普及、科学素质不仅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保证创新链良好运行的重要一环。科学技术创新最初总是源于少数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的智慧性创造,创新的知识或技术只有在传播扩散之后才能流动到需要它的地方(例如产业组织或个人)并获得实际应用,转化为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任何包含丰富科技含量的产品创新、生产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也只有在相关的科技知识和信息在社会范围内和公众群体中得到广泛普及的基础上,才能被广大的公众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认识、理解和接受,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真正的成功。创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创新、普及、应用实际上形成一个链条,科学普及在其中是重要的一环。而且,只有当这种普及有足够的深度、广度、速度,更多活跃的创新链条才会出现,创新发展才会有更高的速度和效率。此外,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成果也只有得到充分扩散和普及,才能被更多的劳动者所掌握,社会才可能拥有高素质创新大军,科学技术高效应用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才可能有坚实基础。
因此,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只有两翼协同、相互促进,创新活动才能充分活跃,创新效率才能不断提升,创新发展才能不断螺旋式上升,社会才能拥有高质量的创新发展。
2 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迈入新发展阶段
科学普及工作、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近些年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部门各地区在党中央领导下,根据国务院统筹部署,探索出“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模式,积极落实《科学素质纲要》要求的各项任务,使科普能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得以大幅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进入快速提升阶段,意味着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也必须加快进入新发展阶段,以适应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升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加快进入新发展阶段更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复杂环境所提出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复杂环境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这种重要性显然会给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加快科学素质建设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通过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给科技创新发展更强的文化支持和社会激励,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素质强国提供更强的支撑和服务。
3 强化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的创新服务功能建设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坚持《科学素质纲要》已确定的实施推进策略,确定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5 项提升行动,以及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5 项重点工程。5 项提升行动强调了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提升劳动群体职业技能、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和科普服务、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等具体任务,5 项重点工程强调了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建设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科普能力等具体任务,涵盖了科普资源、科普渠道、科普手段、机制建设等重要方面。《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根 据 我 国当前和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了新的任务目标,将会推动我国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迈进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从多个方面强调了科学素质在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文明进步、服务国家治理、公众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要性。但在经济社会已迈进创新时代的新阶段,我们尤其需要充分认识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服务创新的功能和作用,持续加强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服务创新的功能建设。
首先,充分认识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创新服务功能建设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创新发展需要“两翼”充分协同。大力加强科普工作、丰科普活动、大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促进创新活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项基础工程,在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日益凸显、国民素质全面提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先决条件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更需要充分认识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对创新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持续加强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的创新服务功能建设,以便为创新快速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这是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也应该是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新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其次,持续加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制度机制的建设。我国相关部门近些年来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加强科研科普,推动科普工作指标进入奖项评定和职称评聘,这都有助于强化“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机制建设,未来应该将制度和机制建设作为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新发展阶段的关键内容。《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已经将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新发展阶段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将建设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创新生态建设列为重要任务和目标,强调了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等内容,这显然有助于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制度机制的建设,从而在未来更有力地服务创新发展、推动创新生态的建设。
再次,高度重视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的普及工作。创新时代的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需要帮助更多公众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提升公众运用科技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和投入保障,动员并激励更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学共同体、科学学会和科技期刊、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企业等多元主体结合科研工作,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的普及,促进社会和公众对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的了解、理解、接受,这有助于将我国规模庞大的科技和成果资源向科普资源有效转化,促进科普资源的提质增效和高端科普的丰富活跃,更有助于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前沿科技和创新发展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前沿科技和创新发展。
最后,积极开创“以更体系化的手段推进科学素质建设体系的建设”新局面。《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在此基础上除了继续强调科学教育培训、现代科技馆体系、政策法规保障等内容外,还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应急科普体系、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完善科学素质和能力建设测评估体系等工作,强调了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等目标,这显然有助于推动形成以体系化手段建设科学素质建设体系的新局面,符合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