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云南野象北上,并在人工引导下平安南归,引发全球广泛关注。“一路‘象’北”得到政府与民众的爱护与支持,也引发了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注。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特别策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热点专题竞答活动,帮助公众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物种形成过程等,促进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中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截至目前,公约共有196个缔约方。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召开一次。
本次会议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那么,哪种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最多?自然界野生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能有效保存物种遗传信息的是什么?来“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答题,测一测自己对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加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科普中国·科学答人”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是面向全国的大型网络科普知识互动问答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六季。第七季“科普中国·科学答人”正式启动以来,始终紧跟社会热点。早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之前,“科普中国·科学答人”活动就密切关注新闻通气会等官方消息,确定了相关热点竞答的策划工作,并在会议召开之际第一时间推出竞答。想要参与活动的公众可以关注“科普中国·科学答人”微信号、微博、今日头条号、科普中国App “北京科技报社”科普号或者在百度搜索“科学答人”,一起答题“涨”知识。(文/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