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社会责任系列活动上,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成员马蔚华以“从ESG到SDG: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演讲,并于演讲后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
他认为,新的公益,应该要提倡用公益的理念、商业的模式、金融的工具、科技的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每一笔投资行为在最开始决策和实施时,需要最大限度地关注经济效应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理成本,这就是从“影响力投资”转为“可持续发展投资”过程。“如何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就需要企业家尽企业的社会责任。”马蔚华呼吁,企业家既要关心经济回报和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价值。
“光靠传统的、依赖捐赠的公益模式,难以解决越来越多且影响大多数人利益的的社会问题。”马蔚华演讲完毕后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时如是告诉记者。
他介绍说,2015年联大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通过了将要在今后15年内努力达成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就是联合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无贫困、零饥饿、良好的健康和福祉、优质教育等。联合国有关部门算了一笔账,发展中国家要完成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3.9万亿美元的投入,而政府投入和慈善捐赠可能只能覆盖其中的三分之一的资金需求。还有近三分之二的缺口,该怎么办呢?
马蔚华认为,很多社会问题,其实都是在经济活动中造成的,比如污染、贫富差距等,也应该靠商业本身解决。“德鲁克说,许多社会问题,只有将它变成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时,这些问题才能根本解决。”马蔚华引用管理学家的观点解释道。
如何做到用商业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马蔚华提出的一个努力方向就是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让其在每项经营决策中、在每一笔投资开始时,就注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避免加剧贫富差距、避免不公平等,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理、扶贫等方面的成本,未来也就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解决社会问题。
马蔚华认为这种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致性、最大程度减少社会问题的投资是影响力投资,也叫可持续发展投资,而目前要做的,就是大力推动ESG投资。
ESG,指的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ESG投资是联合国倡导的、近年金融领域较为流行的投资策略。在4月1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社会责任高峰论坛上,中欧校友总会会长赵笠钧提供了一些现象以观察ESG投资的活跃度: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全球ESG投资的投资额依然比2019年翻了一番,有调查显示近8成的个人投资者希望投资ESG基金,在获得财务回报的情况下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格在2020年底将ESG因素融入了所有的投资考量中。
马蔚华从招商银行行长职位上退任后就一直投身公益事业,他出任国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壹基金的理事长,也是中国首家独立注册的公益学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董事会主席,从业经历让他相信,包括企业家在内的中国公民,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并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
马蔚华介绍,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4年,当时的背景是工业发展带来了社会问题,有学者认为企业也应该承担超出对股东、员工之外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观点一开始遭到自由经济学派的抨击,自由经济学派代表认为,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应该把所有的资源应用来增加利润。再往后,又有学者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是股东、员工,还可以是客户、供应商、政府、所在社区等,企业经营既会有正面效应,也会有负面效应,企业应该为负面效应承担起责任。至此,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在学界逐步得到认可。
马蔚华回忆,本世纪初时,中国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舶来品相当陌生,但也有一些大型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马蔚华就联合一些中外企业成立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并担任同盟的首任会长。而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例如自然灾害、瘟疫面前,企业援助的案例层出不穷,近千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每年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少企业成立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
在马蔚华看来,整个社会已经或有意或无意、或以鼓励的方式或以约束的规则,共同促进企业、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中国政府承诺要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将会很大程度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冠疫情后,有研究人员认为瘟疫频发跟气温上升有正相关关系,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过去80年里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有20起,其中8起发生在过去10年,而过去10年的气温是过去100年里最热的,气候变化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参与者之一,自然责无旁贷。越来越多的人也相信,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是可以被统一而不是矛盾对立的。
据马蔚华的观察,用新的公益理念去做公益,还可以体现在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去运营公益慈善组织。马蔚华指出,站在管理的角度看,运营一家商业公司与运营一个公益机构,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都追求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风险以达到最大的效益化。企业投资固然需要风控,公益机构也需要,例如壹基金要联合很多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公益事业,如果这些合作伙伴出现问题,对于壹基金来说就是风险。企业要想被外部理解和信任,需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数据进行审核、披露经营信息,公益机构更需要主动披露善款的来向和去向,也需要内审、外审。
目前,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主要培养两方面的人才,一是公益慈善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二是社会企业家和榜样慈善家。
当竞争体系加入社会责任维度的考核,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或许是全新的商机。马蔚华指出,双碳目标将会给电力系统、交通、农业、新材料、工业、农业、绿色金融、信息技术等领域带来新的机遇。
源自: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