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是世界作业治疗日。它成立于2010年10月27日,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主动融入,成就自我”。说到这个主题,就一定要从作业治疗的历史开始说起。
作业治疗英文全称“Occupational Therapy”,大家习惯把它简称为OT。
OT早在公元前100年,就被运用于治疗患有精神或情绪障碍的患者,一位希腊的医生阿斯克勒庇得斯(Asclepiades)就使用锻炼、沐浴和音乐等活动来治疗患者的压力情绪并安抚他们的心灵。
而到了18世纪,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被认为会对社会产生威胁,因此这一部分人群大多数只能被关在监狱里,远离社会。两位欧洲人菲利普.皮内尔(Phillippe Pinel )和约翰.克里斯蒂安.雷尔(Johann Christian Rell)改善了传统的医疗方式,采用了一些轻松的活动和精细的手工活动来治疗精神障碍人群的问题。他们发现这样的活动极大程度的帮助这一类人群更好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慢慢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去。这对于精神疾病人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到了19世纪,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活动和参与的好处,除了常规的手工艺术活动外,还鼓励更多的治疗对象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如偏瘫或是截瘫的患者,也可以自己进行穿衣吃饭的活动。被称为“作业治疗之父”的小威廉.拉什.丹顿jr(William Rush Dunton jr)是活动和参与的强烈倡导者,并于1917年成立了国家作业治疗促进协会(现在称为AOTO)。
然而,因为缺少更多的循证医学支持,作业治疗一直未能与当代医学相融合。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一份基于医学证据的书出现,是由苏珊.特雷西(Susan Tracy)所撰写的《残疾的作业研究》,详细的概述了作业参与心理健康治疗的好处。
大约在1915年,埃莉诺.克拉克.斯拉格尔(Eleanor Clark Slagle)组织了第一个作业治疗研究项目,这被承认是一个合法的医学领域。后来她被称为“作业治疗之母”。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大量的伤残患者,OT认为仅仅改善伤残者的手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他们的内心和双手一样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因此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极大的推动了OT的发展。并逐步提高了活动的意义,形成了更好的主动参与概念。
基于活动和主动参与的理念,及当时时代背景的需求,在50年代初期,OT开始向儿童领域扩张,着重于小儿麻痹、脑瘫等儿童的康复治疗,同一时期,身为作业治疗师和神经科学家的安娜.吉恩.艾尔斯博士(Dr. Anna. Jean. Aryes)创立了著名的感统学说。
在1975年,为了提高残疾儿童的能力,使这些孩子能够积极参与正常学校的活动,许多公立学校为数以千计的作业治疗师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此,制订了《残疾儿童教育法案》简称“PL94-142公法”。意味着OT治疗师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OT不断在进步,中国的OT也于2018年5月18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理事会会议上,经表决全票通过了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委会成为其正式会员,这是中国作业治疗专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作业治疗进入国际大家庭。
事实上,OT强调更多的活动参与的理念,在国内也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不难发现,古代的八段锦、弹古筝等方式也会用于调节心理活动,并促进身体健康。当代国内很多的退休老年人群,会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亦或是兴趣相投的朋友组成团体进行跳舞、旅游等活动,这就是活动的重要性。而更多残疾的人群,如卒中、截瘫、脑瘫的人士,也在OT治疗师的鼓励下,参与到更多的日常生活活动当中。
“主动融入,成就自我”是今年OT日的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演变,相信未来的OT会被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人享有,更多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