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鳝,你或许不曾听过这个名字,但你很可能曾在大鱼缸里见过它。
最早在90年代,人们从美国以观赏目的将雀鳝引入我国。时至今日,雀鳝依旧在我国获得众多水族爱好者的喜爱,饲养的地区与日俱增,目前已近乎遍布全国各地的水族市场。
鱼缸中的一条鳄雀鳝 | Raf24~commonswiki / Wikimedia Commons
雀鳝泛指雀鳝科(Lepisosteidae)下的雀鳝属(Lepisosteus)和大雀鳝属(Atractosteus)的七个种,它们生息于淡水、咸淡水。进入我国的雀鳝远不止一个种,常见的有眼斑雀鳝、鳄雀鳝、短吻雀鳝等。
铁甲杀手
现今,雀鳝的原产地主要是北美和中美洲地区;不过,雀鳝的化石在欧洲、印度、美洲均有发现,其古代的分布范围可能远大于今日。成年雀鳝在北美当地的自然水系中占据食物链终端的角色,大型雀鳝如鳄雀鳝(Atractosteus spatula),历史记录可达3米长,体重超过150公斤,除了人类及极少数大型捕食者(如鳄鱼)外,基本没有可以威胁雀鳝生存的生物。
雀鳝有着一副让人过目不忘的容貌。长条状的身体配上一副长吻,口部上下均密布长短不一的尖锐利齿。这个活化石家族已经在世界上生存了1亿多年,在漫长的演化史中,雀鳝进化出了各种生存的奇特本领。
首先是一副拥有众多尖锐牙齿的长吻。雀鳝的长吻部是其最醒目的特征之一,具体长度因物种而异,比如长吻雀鳝(Lepisosteus osseus),其吻部约是其头部的两倍长度。
这一口尖牙和长吻,大大提升了其捕食范围和捕食能力。雀鳝不善于快速游动,当猎物不经意间靠近其嘴部周边时,它会瞬间发动突袭,张开利齿大口向猎物方向猛咬,一口钳住还没反应过来的猎物——小的猎物一口吞入,大猎物则多通过甩动和啃咬杀死后吞入。
雀鳝体表的菱形硬鳞紧密排列,形成网格状的厚实铠甲 | Pedro Miranda et al. /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18)
除去长嘴利齿外,雀鳝还有一身菱形硬鳞(Ganiod scales)。这种十分独特的鳞片,存在于鲟鱼、弓鳍鱼等远古鱼类身上,其基础结构——齿鳞质上覆盖有类似于人牙齿珐琅质的坚硬物质,并叠加一层主要由磷灰盐结晶形成的硬鳞质。高强度的鳞片覆在鱼体表,以类似积木对接的方式紧密扣连,最终形成密不透风的防御,宛如难以攻破的城墙。
雀鳝拥有这一身护甲,一般的捕食者难以攻击体表对其造成伤害。既能攻,又能守,雀鳝不愧是从远古存活至今的化石级杀手。
强大的适应者
雀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造就其“一方霸主”地位的关键。雀鳝具有独特的鱼鳔,这除了提供常规的浮力外,还具备类似于人类肺的功能,能够摄入空气进行呼吸。在水下时,雀鳝可自由选择吸收空气或水中溶解的氧——在水体中富含氧气的前提下则极少前往水面吸入空气,而在水体缺氧的极端情况下(包括一些水质较差的环境)则到水面,呼吸空气维持生存。
除去强大的呼吸能力外,对盐度的广耐受性也让其生存力倍增。生活在淡水和咸淡水区域的雀鳝,能耐受较高的盐度,部分种类(如古巴雀鳝 A. tristoechus)甚至能短时间进入海水中进行捕食等活动。强大的盐度耐受范围,让其潜在生息的地理范围倍增。
雀鳝用口吸入空气,鱼鳔发挥肺的功能进行呼吸 | Laurie J. Vitt & Janalee P. Caldwell / Herpetology (Fourth Edition) (2014)
除此之外,雀鳝食谱非常广泛。从水中的鱼类、甲壳类到陆地的鸟类、爬行类,只要能被这张大口咬到,皆可成为它的食物。雀鳝甚至还能利用腐肉,不愧为一名优秀的环境适应者。
入侵物种与美味食品
成年雀鳝属大型鱼类,即便是最小的雀鳝(短吻雀鳝 L. platostomus)也能达到约70厘米长,鳄雀鳝超过1米体长轻而易举。这么庞大的身材叠加强大的生存能力,在任何水体中都将是不可小觑的角色。
在我国,进入自然水体的雀鳝可谓霸王入水,尤其是大个体的雀鳝,拥有非常强的捕食和竞争能力。从2000年以来,时不时能见到在我国自然水体中捕获雀鳝的报道,这些雀鳝都是人工养殖中不当放生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相比进入庞大的自然水体,进入较小规模水体的雀鳝可能会把所有可食用的生物全部剿灭。之前还发生过一个案例:养殖池塘中混进了雀鳝,最终致使养鱼人近乎无鱼可收。
体型最大的鳄雀鳝,拥有一副类似鳄鱼的嘴脸,但吻部较短 | Howcheng / Wikimedia Commons
幸运的是,按照推测,目前野外存活的雀鳝个体较为零星,尚不足以形成繁殖种群,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物种入侵影响。但大家也要切记,不可将雀鳝等养殖观赏鱼放到我国的自然水体中,尤其是那些非本土外来物种;对于作为入侵物种的雀鳝,应尽力捕获清除。
在原产地如北美,尚有大型捕食者诸如美洲鳄的存在,同时北美的部分垂钓者也喜欢捕捉雀鳝,因而雀鳝的种群数量稳定。你甚至想不到,这么凶残且生命力顽强的雀鳝,在北美一度遭遇灭绝的风险。部分大型雀鳝如鳄雀鳝是当地休闲渔业捕捉的对象,且肉可食用。在美国的一些地区,一度由于过度捕捞,使得种群数量削减到接近灭绝水平。好在,之后通过适当的保育措施,生命力顽强的雀鳝种群又恢复了。
1910年被捕获的巨大鳄雀鳝 | Flickr
话说回来,这样一条全副武装的鱼,应该怎么食用呢?北美食客表示,雀鳝肉质美味,品味起来有种鳄鱼肉的感觉。雀鳝的肉洁白少刺,但难就难在如何从一条全副武装的鱼身上获取肉——特种钳子、锯子、尖刀、甚至斧头,都能在切开鳞片时派上用处。一番大动干戈后,你将获得左右两块切下的鱼片,以供进行煎炸或其他方式的烹饪。
但有一个部位万万不可食用:雀鳝的卵及卵巢,对哺乳动物和鸟类而言是剧毒的(雀鳝毒素属于蛋白毒素,120℃以上方能破坏)。在割鱼肉时,人们一般会舍弃卵、所有内脏以及卵周边的肉。
做一条多能的鱼
雀鳝不仅是强悍的生存者、休闲垂钓者的心头爱,也是众多观赏鱼爱好者的宠儿。长筒状的雀鳝一身青灰橄榄绿,搭配缓慢的泳姿及显眼的利齿,让许多观赏鱼爱好者为之心动;尤其是其幼年期生长速度快,成体个体大,给人非常大的视觉冲击力。现在,水族市场上甚至培育了白变的雀鳝,又名“幽灵火箭”,全身雪白的庞然大物,更令人印象深刻。
白变鳄雀鳝,除去颜色外与正常的鳄雀鳝并无差异 | Poperkins / Wikimedia Commons
除去观赏外,雀鳝坚硬的鳞片也有许多用途。历史上,北美的原住民曾将此加工为弓箭的箭头,加勒比海地区甚至将雀鳝的鳞片拼合制成胸甲。就算是在今日,雀鳝的硬鳞也能用来切削、研磨成各类装饰品,比如灯罩的罩片等,可谓物尽其用。
来自远古的雀鳝,满口利齿叠加粗壮身材,又能打又好吃又好用,客官你是爱还是不爱?
把“养鱼”当成其他意思的,统统面壁去!|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