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转移大象是不够的,还要保证他们在栖息地的生活。
横幅图片: 南亚森林边缘栖息地的一头亚洲象。图片由阿曼达佩雷斯/史密森国家动物园通过 Flickr ( CC BY-NC-ND-2.0 ) 提供
在东南亚及斯里兰卡,那些因为侵犯农田而与人频繁发生冲突的“问题大象”经常被直接赶回森林中。这只会加剧问题,但仍然是许多国家的普遍情况。
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原始森林相比,马来西亚半岛的大象更喜欢开放的、人类主导的景观,这让人们对易位措施产生了进一步的怀疑,因为重新安置的大象往往会被返回这些冲突反复发生的“前线”。这项研究引发了研究人员重新讨论如何有效、长期地解决人象冲突。专家表示,人们与大象共存的意愿将是影响该物种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doi:10.1371/journal.pone.0050917)
2012 年,斯里兰卡的研究人员追踪了十几头因与人类发生冲突而转移到保护区的“问题大象”的活动。他们的发现令人担忧:这些被转移的大象并没有留在新的原始森林家园,而是偏离了它们的释放地点,最终在比以前更广阔的地区造成了更大的冲突。四头大象冒险进入人类住区,破坏财产并造成几起死亡;八个月后,十几头大象中的五头大象被杀。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易位对大象和人类都没有帮助——它们只是把问题推到了别处。然而,该技术仍然在整个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范围内普遍使用。仅在马来西亚半岛,专家估计自 1974 年以来约有 600 头大象,约占当前种群的 40%,已被转移。
冲突通常发生在森林的外围,开阔地的草本植被选为了大象的首选饲料。种植园和农业向森林的无情扩张迫使人们和大象进行更密切的接触。因此,大象会袭击庄稼、破坏财产并伤害人类,导致两败俱伤。
今天,人象冲突是亚洲象面临的主要威胁。专家表示,随着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推动大象栖息地的开发越来越深入,冲突势必会加剧。因此,制定正确的缓解策略对物种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动物保护》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引发了专家们对有效、长期解决方案的重新讨论。(doi:10.1111/acv.12668)
该调查结果显示,大象实际上更喜欢将开放,以人为主的农业景观在封闭树冠原始森林。国际科学家团队研究了马来西亚半岛 48 头 GPS 跟踪大象的活动,其中包括 32 头搬迁的大象,他们表示,将大象转移作为避免冲突的手段并不合理。
该研究称,将大象转移到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很可能会失败,因为大象将不可避免地被吸引回森林边缘的“主要”栖息地,在那里冲突会再次发生。此外,由于易地大象不熟悉它们的释放地点,它们可能会迷失方向并导致更多问题。
该研究称,“大象和人之间的高度生态重叠……意味着大象在共享景观时总是倾向于与人发生冲突。”
至关重要的是,专家表示,如果亚洲象继续迁离它们喜欢的栖息地,这种濒危物种将继续走向灭绝。
斯里兰卡保护与研究中心的 Prithiviraj Fernando 和 Jennifer Pastorini 在最近对马来西亚研究的评论中说,只有“一小部分亚洲象分布在保护区内” 。“物种的分布范围是其种群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对于亚洲象和许多其他野生动物物种,基于从人类主导地区消除的冲突管理将导致数量显着下降。”
费尔南多和帕斯托里尼呼吁采取缓解冲突的战略,不再将短期人类结果放在首位。他们写道,易位“通常是出于摆脱大象,但‘缓解人象冲突’才能解决人们的问题。”
费尔南多和帕斯托里尼说,将大量个体搬迁到已经有大象栖息的保护区“反映了对生物学洞察力和关怀的缺乏”,因为相应地区的动物和人口都受到大象种群数量压力增加的影响。
在另一篇评论中,非营利组织拯救大象的莉迪亚·蒂勒和哈里·威廉姆斯说,易地等短期解决方案只是治疗症状,而没有解决人象冲突的根本原因,例如栖息地丧失和土地利用变化。
他们写道:“易地的问题在于,它在当地社区灌输了一种态度,即可以通过将大象从受影响地区移走来解决人象冲突(HEC)。” “然而,这样的策略仅仅是将问题转移到了其他地方。相反,HEC 的有效管理应侧重于促进对大象的容忍度。”
费尔南多和帕斯托里尼一致认为,侧重于改变人们行为以防止人类受伤和死亡的缓解方法可能是最成功的。他们还表示,农业社区必须至少承担部分缓解冲突的责任。
虽然大型商业种植园公司可能可以吸收农作物损失的成本并采取缓解措施,但对其他人来说却并非易事。根据最初的研究,与马来西亚半岛的大象共享森林家园的土著原住民社区对大象的容忍度正在下降,而小农户对大象的容忍度较低。研究人员表示,让这些脆弱的社区能够与大象一起生活将是关键。
蒂勒和威廉姆斯强调,通过旅游业或生态系统支付建立收入流,减少农民对农业利润的依赖,可以提高他们对作物损失的容忍度。最初的研究作者还建议,没有直接遭受大象冲突损失但间接从大象保护中受益的城市居民应该参与筹集缓解资金。
所有研究人员都同意,最好的长期途径是综合措施,重点放在耐受性和作物保护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保护自然栖息地,防止栖息地进一步被侵占;运用、围栏和壕沟等排除性措施、对损害的经济补偿和教育都会有所帮助。
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绿会融媒”。“绿会融媒”是由约50个平台组成的融媒体矩阵,旨在传播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和公共健康危机,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
文/Stan 审/YJ
相关论文
Fernando, P.、Leimgruber, P.、Prasad, T. 和 Pastorini, J.(2012 年)。大象易位:问题在哪里?PLOS 一,7 (12),e50917。doi:10.1371/journal.pone.0050917
De la Torre, J. A., Wong, E. P., Lechner, A. M., Zulaikha, N., Zawawi, A., Abdul-Patah, P., … Campos-Arceiz, A. (2021)。将会有冲突——农业景观是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而不是边缘栖息地。动物保护,24(5),720-732。doi:10.1111/acv.12668
Fernando, P. 和 Pastorini, J. (2021)。野生动物管理的科学何去何从?动物保护,24(5),735-737。doi:10.1111/acv.12743
Tiller, L. N. 和 Williams, H. F. (2021)。农场里的大象:长期解决方案是共存的关键。动物保护,24(5),733-734。doi:10.1111/acv.12741
De la Torre, J. A., Wong, E. P., Lechner, A. M., Zulaikha, N., Zawawi, A., Abdul Patah, P., … Campos-Arceiz, A. (2021)。在热带亚洲实现可容忍的人象共存。动物保护,24(5),740-742。doi:10.1111/acv.1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