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多地都出现了野猪的身影,它们不仅成群结队下山觅食,在一些田间地头甚至闹市区还出现了野猪毁物伤人事件。“猪灾”泛滥的情况下,多地不得不下发野猪“通缉令”。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系列工程的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野猪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广,但野猪的天敌如虎、豹、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相对较少,这就使得某些地区野猪的种群数量剧增。仅在四川省通江县,据初步调查,2020年全县已有野猪20000头。
今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已经在江西等14个省份,开展野猪致害的综合试点防控工作,要求各地调查评估野猪危害,有组织开展猎捕调控活动。陕西省林业局7月份发布通告,将野猪禁猎期由原来的8个月缩短到2个月;四川省通江县将到2021年底前,计划捕杀野猪750头;安徽省金寨县则组成了由当地村民组建的20人狩猎队,计划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目标200头限额的野猪猎捕。
毁田伤人撞汽车 野猪战斗力MAX
农村民间有句老话:一猪二熊三老虎。在很多老一辈村民看来,在外遭遇极具攻击力的野生动物时,野猪无疑是最恐怖的存在,它们的危险性甚至超过了百兽之王老虎。因为毕竟老虎和熊瞎子并不常见,且甚少主动攻击人类。
野猪就不一样了。
作为一种中型哺乳动物,它们的平均体重在150公斤左右,部分没有天敌的地区,野猪的体重通常超过了200公斤,甚至有些地区会出现体重400公斤的野猪王。
2019年,一只近400斤的野猪突闯南京溧水一饭店,对峙9小时后被警方击毙 图源:环球网
其次,野猪奔跑速度极快,可达每小时 40-70 公里,并且垂直起跳可达一米。因此它们的力气非常大,威胁程度甚至超过熊和老虎。
而当受到威胁时,野猪公猪会用獠牙来保护自己,没有獠牙的母猪会咬对方。虽然并非致命,但这样的攻击会导致严重受伤。
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数据显示,过去10年,香港录得36宗野猪伤人个案,其中八成发生于2018年至2021年,即近三年平均每年有10宗。11月10日凌晨,一名辅警在香港北角巡逻时,被突然窜出来的野猪攻击,导致右小腿受伤见骨。
图源:看看新闻
中国内地也不时有类似的事故发生。上个月,黑龙江伊春某村民耕地时被一头目测有400斤重的大野猪袭击,后背直接被野猪獠牙戳穿了一个洞。
今年5月,理塘一名村支书在巡山过程中被野猪袭击,导致失血过多身亡。
除了攻击人类,野猪对物质和财产的毁灭度也极高。
11月12日深夜,一头飞奔的野猪在南京高速公路上撞坏一辆小轿车,也把车主吓得不轻。几天后,同样在南京,一市民报警称车子被一串野猪撞得开裂。交警调看监控发现,一只野猪妈妈带着五六头猪崽外出觅食导致闯祸。
人声鼎沸的闹市尚且如此,到了农村,野猪出征,寸草不生。据新京报报道,野猪盯上了江西婺源溪头乡的竹笋,还没冒出头就被它们拱了。而更多“辛苦种菜一年,一夜之间全被啃了”的新闻更是在多地农村屡见不鲜。
野猪糟蹋,导致麦子损失了30多亩,100多亩玉米也被吃得70多亩绝收,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一对夫妇在3个月内猎杀了至少8头野猪,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由于野猪是“三有”(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私自捕杀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人们只能用放稻草人、敲锣打鼓等原始办法吓唬它们,却收效甚微。
21世纪初,野猪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成为所谓的“三有”动物,擅自猎杀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国家也对枪支实行收缴,民间猎杀行动被禁止。曾经人人喊打的悲惨境至此终于远去,野猪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然而,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好转,野猪自身繁殖能力超强,一头母野猪一年生两窝,一窝平均有4-12个猪崽子,野猪的数量飞速增长。2006年时,浙江全省的野猪数量已达到10万头。去年,陕西省也公布调查信息,省内野猪数量也突破10万头。而四川仅仅通江一个县,野猪数量也超过了2万头。
所谓物极必反,虽说我们已不再可能大规模发动军民捕杀野猪,但控制野猪数量势在必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经过政府批准,在取得狩猎证、持枪证后,人们可以有条件猎捕野猪。
野猪闯入医院,后警察将其带走。来源/网络
最近3年里,全国新成立的狩猎企业增加了近400家,总数超过1000家。与此同时,那些饱受野猪困扰的省份,如浙江、陕西、江西、安徽等地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先后成立了117支狩猎队。比如安徽省的林业厅正与省公安厅协商,报省政府批准后,允许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猎枪,实行实名配购、集中保管、需时取用的管理方式,划定配枪狩猎野猪区域,市县林业部门批准并公布年度猎捕野猪的限额;同时,成立专业狩猎队,对野猪进行捕杀。
多年来,人们对野猪的态度可以用“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来形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维护野生动物所造成的损害,也是保护动物的成本。目前,相关省份在捕猎野猪的同时,也对受害群众出台了相应的补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与野猪的矛盾冲突。相信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野生动物保护行动中能从容应对,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捕杀令”下发后,抓到野猪能吃吗?
野猪泛滥成灾,单打独斗不是对手,聚众围殴又涉嫌违法,难道真拿它们没办法了?
11月16日,香港渔护署联同警方在香港仔深湾道进行捕捉野猪行动,渔护署以面包做饵,约十多只大小野猪冲下山抢食,渔护署成功围捕并发射麻醉枪,七只野猪倒地后被注射药物即场人道毁灭。
此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引起香港各方激烈讨论,有动物保护团体称,“人道毁灭”治标不治本,应将野猪绝育后再放归大自然,并对“野生动物与人共存”作出长远规划。渔护署署长梁肇辉21日接受TVB访问时表示,自2017年起采取“捕捉、绝育、避孕、放回”的策略对付野猪,渔护署在4年间已迁移约800头野猪,绝育约450头野猪,但由于野猪繁殖速度快,加上常有市民在黑点饲喂,这一策略成效不显。
在野猪数量高到20000只的四川通江县,政府部门聘请了一支持枪证的专业捕猎队。11月6日,通江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和捕猎队一同进山,开展首次野猪防控捕猎行动。两天半时间,总共猎捕了8头野猪,过程中有2条猎狗被野猪咬死。
有网友就说,费老劲了才抓那么几只,不如发挥中国人的吃货属性,肯定不用多久就可以把野猪吃光了。
但这种想法是最不可行的,去年我国已经出台法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野生动物容易携带病菌,人吃了之后有感染细菌、病毒的可能,危害性极大。
既然不能吃,就得按照标准流程处置。通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对捕杀到的野猪,一般采用生石灰消毒就地挖深坑掩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只有在捕杀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和专业部门处理,可以加工成动物饲料,予以有效利用,比如给动物园的狮子、老虎吃”通江县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介绍。
面对全国各地的“猪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专家组成员、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张明海认为,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捕猎。但还是那句话,猎杀野猪行为只能由政府实施。
延伸阅读:
野猪多了,就该杀吗?
最近,国内有关野猪出没的报道不断登上热搜,让这个原本不被关注的动物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野猪为何会增多?它们是最近才增多的吗?以后野猪还要不要保护?或许不少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其实,野猪变多的新闻十多年前国内就有了,有关部门也为此采取了包括狩猎在内的各种应对措施。
而且,野猪不是濒危物种,也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在这个背景下,野猪多了是喜还是忧?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由此引发的生态和社会问题?
破解人兽冲突须科学应对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施和猎枪收缴虽然促进了野猪保护,但野猪种群的增长仍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种群基数、天敌数量、栖息地的质量以及环境承载量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除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的实施,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保护地的面积也屡创新高,相关执法部门对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也持续增强,这些举措都为野猪种群的增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可以说,野猪种群的恢复性增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野猪保护取得的成绩对其野生动物保护也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从生态角度看,野猪虽不是濒危物种,但它们与当地生态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可以帮助多种植物授粉和传播种子;野猪在寻找果实和根茎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防止林下植物生长过密,并加快有机物分解;野猪排泄物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等等。
此外,野猪还是多种掠食动物食谱上的一员,它们种群数量的波动直接影响顶级掠食动物的生存。
我国虎、豹、狼、豺等食肉动物的生存现状普遍不容乐观,这也是导致部分地区野猪种群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野猪为代表,如何有效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无疑是我国生态保护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急需有关部门本着科学的态度研究和制定解决方案。
来源综合:南都周刊、中国科学报、国家人文历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