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每一只麻雀嘴里都有一只虫子

中国绿发会
原创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编者案:这篇是一片我写的随笔,原因是一次鸟运不太好的巡护。这次巡护过程中,我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我希望看到的鸟儿,换句话说,鸟运不好,看到最多的就是麻雀。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既然出来了,有鸟就拍吧,于是我把相机对准了这些麻雀;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电线上、房檐上、树上,不管在什么地方,几乎每一只麻雀嘴里都有一只虫子,各种各样的虫子。这就是我们眼里的四害吗,这引起了 我的思考。

今天的巡护准确的说是不成功的,其实也不能说不成功,只是几乎没有看到更多的鸟儿,也没有拍多少照片。如果按照拍摄照片的质量来判断的话,今天的巡护简直失败透了。后来想想,或许也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今天拍到了很多麻雀。

过去寻护中,我是不拍麻雀的,因为它们到处都是,如果拍的话,我就哪儿也别去了,只要想拍,呆在一个地方拍就是了,停在那里就不会缺少拍摄的目标。今天是个例外,我几乎没有别的可拍的东西,只好拍麻雀。这就叫贼不走空嘛,别白出来一趟,总得带回去些什么。

当我把相机对准麻雀的时候我有些吃惊,几乎每一只麻雀嘴里都有一只虫子。我知道麻雀也吃虫子,但是没想到比例这么高。现在正是农作物抽穗的时候,也正是最需要除虫的时候。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麻雀曾经是四害之一,是主要吃谷物的,后来虽然把它从四害的名单里去除了,但大多数农民,对它印象不好,说它吃谷子,影响收成。而它在农田里忙里忙外抓虫子的时候,恰好是人最少到农田里,不太看得到的时候。人们于是靠自己看到的事实真相,判断了对麻雀的好恶,把它当成了收成的敌人。在我看来,这样的看法是带着偏见的。就如同我们人类社会一样,亲戚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会免费帮你的忙。就如同农田里的白头鹎、普通燕鸻等食虫性鸟类,它们只吃虫子,不吃谷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亲戚朋友时,就需要雇人来帮忙,就如同麻雀。它们到农田里来帮你捉虫子,到了秋冬季节,它们缺乏食物的时候,它们又不请自来,到我们晾晒谷物的地方自己收取报酬。其实这也公平合理,毕竟麻雀吃的虫子,如果都来吃粮食,数量会比麻雀这几个月吃的要多得多,所以有农业以来,我们就一直这样过着,相安无事,直到我们发明了农药。

农药或许对害虫的控制能力更强,或许效率更高,或许成本更低。于是我们的农业改变了防治虫害的方式,这样的改变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得食物开始出现农药残留的问题,然后出现了控制使用化肥农药的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但即使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它们也是使用农药的,只是使用低毒农药,并且用量比较少而已。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观察到了害虫的进化,几乎所有被控制的害虫,都在使用某一种农药以后,逐渐产生抗药性,这些农药的效率逐渐开始降低,乃至最后失效。于是被迫人类需要研制更新的农药,但这些新农药的研制费用,以及生产成本,较过去的农药高得多。这样导致农药控制虫害的成本增高,而且这些新的农药也有它效率降低,乃至失效的时候,于是更新一轮的农药研制又开始了,如此往复循环,或许总有一天,使用化学药品防治虫害的成本会让种植业无法承受,而最终还得回到与麻雀和各种鸟类防治虫害的老路上来。

就自然来说,麻雀和鸟类的生物防治,或许是不彻底的,但害虫不会产生抗鸟性,同时,鸟也不会残留在谷物上来毒害人类的身体。它们会与虫子形成一种平衡,让农业既保持一个较高的收成,又不至于让虫子灭绝掉。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或许这样的和谐,比用化学药品单纯控制虫害,对人类来说要有利很多。

在繁殖季,每一只麻雀,嘴里都有一只虫子,这就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馈赠。自然自有和谐生存之道,它既考虑其他动物,也考虑到人类的生存,或许这些规律是人应该认真的思考以及尊重的,这就是这次巡护我所获得的收获。

评论
科普5f06c772b7a25
少傅级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022-01-08
易微尘
太师级
科学知识,就是科学知识!
2022-01-07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