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5 这些大学教材中关于连续(复利)计算公式的讲述错在哪里(例5)
(题注:连续(复利)计算方法存在时间长,存在范围广。多年辨析这问题的历程说明,只有从这方法的构成、解释、应用多角度地广泛地分析清楚各种书籍中关于连续(复利)计算方法错误,才能全面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推动改变这一错误方法,所以本《趣谈》也就只能这样一本一本地来分析这些教材中的错误了)
2008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高等数学》第26页中以林木生长为例讲连续(复利)计算公式。
“引例: 一片森林,现有木材A。m^3,如果年平均生长率为r,问t年后这片森林有木材多少m^3?
解 我们可能想到中学学过的复利公式,列出t年后这片森林的材积
A= A。(1+r)^t
然而这是在森林一年长一次的假设下得到的,显然与实际不符,假设森林在一年内生长m次,每次生长率为r/m,则t年后的材积为
A= A。(1+r/m)^(mt)
但是,森林的生长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所以应认为m→+∞,因此t年后的材积为
A=lim A。(1+r/m)^(mt) ”
我们稍分析一下就会看清楚,这样计算树木生长问题错得太远了。
我们先明确一点,这里的“增长率”就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概念,森林“年平均生长率为r”就是每一年的增长率都是r。百度一下也可看到对这“年平均生长率”的解释(见下面截图),再有就是,这引例解答中也没有给出另外含义的解释。
看讲这引例中的混乱。
错误一 : 说公式 A= A。(1+r)^t
“是在森林一年长一次的假设下得到的”,哪里有这种假设?这假设根本不成立。
错误二:这森林材积到底是按什么规律生长的?
这引例是要推导出最终的指数函数式
lim A。(1+r/m)^(mt) =A。e^(rt),想以这指数函数确切表达这片森林林材的生长规律,既然认可这林材是按指数函数规律连续增长的,那么“假设森林在一年内生长m次,每次生长率为r/m”道理何在?为什么这里按线性关系增长对生长率等分?
错误三:t只取整数时,指数函数A= A。(1+r)^t能不能用来表达这些事物呈指数函数规律变化?对随时间连续呈指数变化的事物,t取连续实数,这指数函数A= A。(1+r)^t能不能描述事物变化的规律?
结论只有一个,这种所谓连续(复利)计算的推导是错误的,多学科中讲的连续(复利)计算本身就是错误的,对错误知识,怎么讲也讲不对。 解答这引例的问题,用A。(1+r)^t既可计算t取整数时的林材材积,也可用来计算t取任意正实数的林材材积。
用这种比较直观一些的林木生长的引例不能论证出连续(复利)计算公式的实用性,用这例子揭示连续(复利)计算方法的错误更显得直观一些,更容易理解这种连续(复利)计算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