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病毒肆虐中的联想与省思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今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武汉乃至整个湖北地区陷入了深深的社会灾难和痛苦中,其影响波及了全国所有省份。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病毒作斗争的历史。病毒是全人类和全社会的公敌,遏制病毒传染需要全人类的合作来共同应对。

病毒灾害是生物灾害中微生物灾害的一种。生物灾害还包括动物灾害和植物灾害,而微生物灾害是最危险和恐怖的灾害。这些非常微小和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传播疾病,常常引起人或其他动物死亡。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只能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微生物涵盖了有益与有害众多种类,许多与人类密切相关,据说约有1000多种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病原体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每一次爆发和流行,都给人类带来一场灾难。14世纪欧亚两洲的鼠疫暴发,18世纪欧洲的天花、结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数都在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超过了任何一场其他自然灾害,严重破坏和阻碍了人类社会发展。

微生物的危害在地球生命史上也是臭名昭著。在地球生命史上发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表明,有毒细菌和病毒对于生物大灭绝起着推波助澜甚至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有许多证据表明,绿硫细菌和硫化氢的泛滥在此次大灭绝过程扮演着极不寻常的角色。

绿硫细菌是一种适合生存于厌氧、硫化氢丰富的透光带环境中的自养型菌类。古海洋中这种微生物的存在表示水体透光带有毒硫化氢的富集状态并且缺氧。当时可能是因为海洋透光层带着有毒硫化氢,“杀死”了大量需要氧气呼吸的海底生物,并且这种有毒气体达到富集状态,向陆地扩散,造成陆地生物短时间内大规模灭绝。

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细菌和病毒带来的危害也是越来越大。这只肉眼看不见的黑手随时在蠢蠢欲动,一有机会就会出击,带给人类灾难。而不断频发的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影响广泛的地质灾害事件和我们人类的不当活动和生产方式,给了小不点的病菌有了可乘之机。

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由于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北极冰层融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近年来在冰层中发现TOMV病毒。当全球气温上升令冰层融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时间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

极端气候变化影响人们的健康。由于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导致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可能扰乱自然生态系统,改变传染病的生态环境,损害农业和清洁水的供给,加重空气污染,引起动植物群落的重大变化。这些都对人体健康有更大的叠加负影响。

重大地质灾害滋生越来越严重的生物灾害。地震产生堰塞湖,阻隔和污染水源;海啸后形成大片潮湿环境,非常适合蚊蝇滋生。当地的蚊子通常携带疟疾和登革热病毒,人被叮咬后可能出现高烧、呕吐、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出血,威胁生命安全。

人类曾大肆砍伐雨林,致使那些潜藏在雨林里的古老病菌不得不重新寻找宿主,人类就这样成为它们选择的对象之一。像艾滋病这样的人类头号杀手,科学家就倾向于它是出自古老非洲大森林这样的观点。目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山火,诱发了数十万蝙蝠铺天盖地飞向人类居住区,给当代居民带来了极大恐慌和不安。

此时此刻,我们是否该认真反思一下,人类长达数百万年的狩猎和采集生活很少有传染病流行,恰是12000多年前开始的“农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从而让诸如天花、麻疹、肺结核等来自家禽的传染病传到了人类身上。到近代工业革命,造成大量物种灭绝和环境污染,让人类面临了更多更可怕的疾病威胁。

人类也是大自然生物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生杀予夺的资源。我们要保护动植物,与大自然协同演化,让人类真正成为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推动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