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如何为新药把关?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撰文/记者 赵天宇

采访专家

张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

随着确诊人数不断减少、治愈人数不断增加,进入二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包括瑞德西韦在内,多种潜在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都已陆续开展临床试验。其实,近两周来有关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数量激增,总数已经突破250项,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一种新药能不能用于临床投入市场,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大样本随机双盲分组对照临床试验,已被公认为评估药物疗效的金标准,也是西医临床试验体系中最重要的准则。以科学的数据和分析判断药物真正效果,追求严谨、摆脱认知偏差,同样是抗击疫情当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准确药效需科学数据支撑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官网显示,截至2月26日12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项目共250项,除了瑞德西韦,特力阿扎维林、磷酸氯喹片等多种药物的双盲试验也在同步进行当中。

两百多项临床试验扎堆,让外界颇为担心:病人样本数量是否足够?如果病人样本量明显不够,又怎么能获得扎实可靠的结论?新冠临床试验会不会出现 “一地鸡毛”的尴尬局面?

缺乏严谨科学的试验数据,对于药品疗效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久前被误读为能“预防”新冠病毒、导致公众连夜排队购买的双黄连口服液,既没有进行相对严谨的双盲试验,也没有科学的数据基础,这引发了学术界诸多质疑。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在反复强调,迄今为止,新冠肺炎没有特殊疗法,也没有特效药;钟南山院士在发布会上对于一些潜在特效药也曾经明确表态“虽然值得探讨,但依然够不上特效药”。

但令人疑惑的是,一些潜在药物已经被获批“转正”,并被一些人认成“特效药”。2月16日,浙江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其生产的抗病毒药物法匹拉韦片正式获批上市。但实际上,法匹拉韦是仿制药,在使用说明上,依然是“用于成人新型或复发流感治疗”,和新冠肺炎没有直接关系。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张兰强调,目前所有新冠肺炎的治疗药物都只能被称作“潜在有效药物”,在临床试验结果未揭晓之前,任何对药效下结论的行为都是不科学的。她坦言,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支撑下,对药效的猜测是不理性的:“普通公众在期待特效药问世的同时,也应该保持正确的理解与科学的认识。”

▲双盲试验示意图(图片来源/Verywell网站)

随机双盲大样本试验

什么才是真正科学、理性的思辨方式?《自私的基因》一书作者道金斯认为,它是随机双盲大样本试验。

张兰教授用“更客观、更准确、更科学、更严谨”这十二个字,来评价双盲试验。

她告诉记者,所谓双盲试验,就是指参与临床试验人员,包括研究者和患者在内,都不知道受试者服用的是试验药物,还是对照药物,真实的分组数据只有负责随机分组的统计人员在后台掌握。

“随机”就是参与试验的受试人员,根据统计人员给出的随机分组表,按照类似“抓阄”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或者多组,一组服用试验药物,另一组服用阳性对照药或者服用安慰剂,可以很好地避免试验设计者在分组中掺杂主观意愿,影响试验公平性。

▲安慰剂效应示意图

“大样本”就是参与试验的人数很多。统计学的“大数原则”也强调,样本越大,统计结果越能稀释掉那些特例。况且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参与试验的人数越多,就越能逼近真实情况,得到的数据也就越准确。

不过,大样本也并非无限大,而是在特殊语境下的相对量。张兰表示,几千人参与的双盲试验,在临床试验当中数量不小;但放到整个患者群中却依然是个小数目,不可一概而论。

举个例子来说,某种新研发的药物A宣称自己对胃痛有效果,这时需要把100名胃病患者随机分为50人的两组,一组服用新药物A,另一组服用安慰剂B,但A与B的外观包装服用方式完全相同,不仅患者不清楚自己服用的是A还是B,医生也不了解。试验观察期结束后,进行揭盲,经过统计学数据分析,如果服用新药A的受试者普遍出现了症状缓解,才能真正证明A是有效的。

“在我国,从199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创新药在上市前,都需要进行双盲临床试验。但仿制药并不需要这个过程,进行开放的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即可。”张兰谈到,双盲试验一般是在II期或者Ⅲ期临床试验中进行,“I期临床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II期和Ⅲ期才是验证有效性,有些新药I期效果很好,但II期或者Ⅲ期就失败了,因此双盲试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人一定会有主观倾向,希望某种药是有效果的,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都希望特效药能够尽早问世。”张兰说,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很好地规避了这些风险,杜绝了疗效不明显的药物或者虚假疗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既是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信的一套机制,也是激励科学研究自我优化和革新的一种推动剂。”

▲2月5日,瑞德西韦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讲解项目内容(摄影/新华社记者程敏)

瑞德西韦能否提前“揭盲”

瑞德西韦让“双盲试验”再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

据媒体报道显示,从2月6日开始,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新药瑞德西韦,开始在武汉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并向重症患者倾斜,按照2:1比例进行试验分组,即参加研究的病人,有66%的机会用上该药。

在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面世之前,潜在药品研发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公众的心,尤其是被认为“最靠谱”的瑞德西韦。那么,瑞德西韦何时“揭盲”?有无提前“揭盲”的可能性?

张兰表示,每一种药物在进行双盲试验以前,都有详细的试验方案,并在国家药监局网站进行备案,已经确定了试验的方式和时间期限。公开资料显示,瑞德西韦规定的时间窗是28天。“现在还很难判定是否真的有效,一切要用数据说话。”

而此前根据生产厂商吉利德方面透露的信息,患者将接受为期10天的瑞德西韦静脉注射,按照正常流程,预计到四月初能够得到结果。■

TIPS-1

从“对照分组”到“随机双盲”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坏血病就成为困扰水手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恐怖疾症。

虽然今天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缺乏新鲜水果和维生素导致的,但在18世纪,由于医学水平有限,人们并不清楚坏血病的真正成因。

到了1747年,英国军舰上有一位医生林德,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分组对照试验”的方法,把12位生病的海员分成6组,每组两人,分别让他们服用橘子、稀硫酸、海水等治疗坏血病,结果吃橘子的这一组海员痊愈,反复几次以后,依然是这样的结果,于是坏血病终于有了对症药——水果。

类似的对照试验还有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曾经在欧洲和北美风靡一时,这种“哪疼放哪血”的治疗方法,实际上加速了很多病患者的死亡。

1809年,苏格兰军医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开始认真研究放血疗法,他把366名患病的士兵平均分成3组,两组患者不放血,一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放血疗法,结果是不放血的两组分别有2个和4个患者死亡,而接受放血疗法的那组35人死亡。

从坏血病到放血疗法,临床对照试验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成为后来盲法试验的雏形,但由于主观因素的偏向和安慰剂效应,对照试验的数据往往并不准确。例如有些疾病无需吃药也能痊愈;有些疾病有安慰剂效应;有些疾病与医生的“治疗”方法有关,有些病人能从医生的用药和言语当中得到某些暗示……

在这种情况下,受试者分组或接受干预的情况需要被“隐瞒”,盲法试验,就是分组对照试验的升级版。

科学界很早就认识到了盲法的重要性,也可以粗略地把盲法理解为:在研究中,让研究者、试验参与人员、受试者、评价者等,不知道受试者所在的组别,或所接受的干预措施的方法。盲法试验最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后来逐渐成为医学界临床试验的标准之一。

TIPS-2

“随机双盲”源自华裔科学家

科学方法论认为,要对两个变量进行因果判断,必须保证一个变量改变的时候,其他变量完全不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双盲试验比单盲试验更加科学,即把试验人员和参与试验者的双眼都“蒙”起来,排除所有变量的不确定性。

单盲试验能检验安慰剂的作用,而双盲试验不仅能检验安慰剂,还能排除因试验人员的期望所导致的试验误差。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学领域,最早提出并开展双盲试验的是位华人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李景均。

李景均被誉为“中国遗传之父”,在生物遗传学上有很高的造诣。1951年,他从中国辗转来到美国,并在匹兹堡大学任职,从事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威妥玛拼音拼写的缘故,美国称呼他为CC。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25家退伍军人医院组成了一个评价癌症药物疗效团体,以搞清几种癌症化疗药物。在白血病和霍金森瘤的疗效试验中,CC被任命为该团体的生物统计学家。他提出要随机化分配病人,并遵循“双盲原则”。

在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不仅数量少,相关经验也来自于抗生素类药物。CC的提议遭到了不少同行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医生如果不知道给病人服用的是何种药物,既是“不科学的”,也是“荒谬不道德”的。

但李景均倔强的性格和对科学试验的执着让他坚持己见,毫不让步。

双方一直争执到了执委会会议上,幸运的是,当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负责人在理解这两个原则的原理之后,坚定地支持了CC,并表示如果不采取双盲方法,他们将不提供任何资助。这下“反对派”终于闭了嘴。

后来十几年里,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随机双盲终于被医学界认可,影响至今,成为西医临床试验体系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则,并最终发展成为当今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分组对照试验”。

来源:2020年3月2日北京科技报《战“疫”》应急科普特刊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