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圈舍设计1.1选址奶牛场距离居民区、生活饮用水源地500 m以上。要求地势高燥、土质坚实、背风朝阳、土质透气性好、交通便利,区域电力供应稳定;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2008)规定,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因素,区域环境质量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1999)的规定。1.2布局
奶牛场根据功能区不同,按照生活办公区、生产区、饲草料区、病畜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等严格分开,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和更衣室。犊牛舍、育成(青年)牛舍、泌乳牛舍、干奶牛舍布局合理,保持适当距离。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粪污处理区 与生产区严格分开,间距50 m以上。场区入口处设有人员消毒室和车辆消毒池等防疫设施。 病牛隔离区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远离生产区。场区设有防疫隔离带,环境整洁,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养殖场应配置完善的饲养管理设施,减少奶牛在养殖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1.3 牛舍要坐南朝北,地面要求致密坚实,有防滑措施。牛舍建设应满足隔热、保温、通风和采光的要求,结构坚固结实、抗震、防腐、防火,还要考虑外力因素如抗暴雨、暴雪、强风等。牛场要配置防暑降温、御寒保暖设施。采用自由散栏式饲养,成年牛牛床长2.2~2.5m,宽1.1~1.2m,青年牛牛床长1.6~1.8m,宽1.1~1.2m,拴系式养殖牛床长度适当缩短,坡度2%~4%为宜。运动场成母牛15m2/头以上,育成牛10m2/头以上,犊牛5 m2/头以上。奶牛场建筑参数可参照《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NY/T1567-2007)相关要求执行。
2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奶牛场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犊牛的接产、饲喂、开食、断奶、免疫接种,避免肺炎、脐带炎、犊牛腹泻等病的发生[1]。
2.1犊牛的接产犊牛出生后立即与母牛分开,及时清除口鼻黏液、确保呼吸通畅。断脐与消毒,脐部用5%碘酊消毒,浸泡2次;称重,编号,佩戴耳标,然后将犊牛送至犊牛岛隔离饲养,避免犊牛接触母牛身上的病原微生物,圈舍环境干燥、干净、产房温度保持在20℃以上。
2.2早吃初乳出生后 0.5~1.0h喂给初乳,一般饲喂1.5~2.0 L/次,6h内吃足2次,做到足量、及时、质优。若有结核或副结核阳性母牛所产犊牛,必须从产房立即移走,并饲喂健康母牛初乳。喂奶做到“三定”,即定时、定温、定量饲喂,饲喂奶桶和水桶严格消毒。
2.3开食 出生7~10 d训练采食干草,14d后饮 36~38℃的温开水,逐渐过渡至常水。20日龄开始饲喂精饲料,精饲料参考配方:玉米35.0%,豆粕25.0%,麸皮10.0%,全(脱)脂奶粉8.0%,过瘤胃脂肪5.0%,乳清粉10.0%,石粉2.0%,食盐1.0%,磷酸氢钙3.0%,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1.0%。
犊牛2~3周龄时进行去角,采用烧碱、苛性钾涂抹法或电烙铁烧烙法。长有副乳头的犊牛4~6周龄时采用手术法去除副乳头。
2.4犊牛断奶
根据体重、月龄、犊牛饲料采食量确定断奶的时间。断奶后犊牛采食精饲料量达到自身体重1%方可断奶,体格较小或体弱的犊牛应延迟断奶。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发现犊牛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等情况,应及时请兽医诊疗。推荐断奶犊牛精饲料参考配方:玉米45.0%,麸皮20.0%,豆粕15.0%,其他饼粕13.0%,食盐1.0%,石粉2.0%,磷酸氢钙3.0%,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1.0。亦可采用正大公司、泰昆公司生产的犊牛料饲喂,效果更佳。
3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奶牛场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饲养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根据奶牛不同生理期进行阶段性饲喂,结合高温高湿环境、冬季寒冷条件下采取相应综合预防措施[2],才能取得良好效果。3.1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育成母牛要在14月龄配种时,体重须达到成年体重的65%~70%。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使其达到理想的体型体重标准和性成熟,按时配种受胎[1]。在饲料供应上应满足其快速生长需要,避免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终生生产奶的潜能的发挥。一般饲喂精料2.0~2.5kg/d,粗饲料自由采食。
3.2空怀母牛的饲养管理 以粗饲为主,补饲少量精料。保证配种前母牛体况中等以上,切忌过肥,提供充足阳光和运动场所。精饲料参考配方:玉米48.0%,豆饼或脱酚棉蛋白5.0%,棉籽饼3.0%,葵饼20.0%,小麦麸20.3%,磷酸钙1.5%,食盐1.0%,氧化镁0.2%,预混料1.0%。精饲料参考配方:玉米70.0%,棉籽饼21.0%,麸皮5.0%,贝壳粉3.0%,食盐1.0%。饲喂方法:粗料全株青贮玉米4~6kg,小麦秸2~3kg;苜蓿干草2kg;青干草1~2kg,精料1.0~2.5kg。对瘦弱母牛配种前2~3个月要进行“短期优饲”,增加补饲精饲料1.0~2.0kg/d。
3.3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3.3.1妊娠前期从妊娠0~1月龄,这一时期胎儿生长速度缓慢,对营养需要量不大。初产母牛由于自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除考虑胎儿生长需要外, 还有母体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饲养原则:以优质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不得饲喂霉变、有毒饲草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做好保胎,预防流产或胎儿吸收。一般混合精料的补饲量为1~2kg/d,粗饲料自由采食。
3.3.2妊娠中期妊娠2~7月龄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保证饲料质量良好, 营养配比均衡。故此期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多饲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一般混合精料的补饲量为1.5~3.0 kg/d。头胎怀孕牛精饲料参考配方:玉米52.0%,饼类20.0%,小麦麸25.0%,食盐1.0%,石粉1.0%,预混料1.0%。
3.3.3妊娠后期妊娠8个月至分娩时期胎儿生长迅速,需要母体获取大量营养,精饲料供给量应逐渐加大。同时母牛也需储存一定营养物质,使日增重达0.3~0.4kg/d。故此期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多饲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精饲料参考配方:玉米49.0%,豆饼或脱酚棉蛋白8.0%,葵饼21.0%,小麦麸20.0%,磷酸氢钙0.7%,氧化镁0.3%,预混料1.0%。饲喂方法:粗料饲喂全株青贮玉米10~12kg,小麦秸3kg,苜蓿干草1kg,青干草2kg,精料饲喂3~4kg/d。
3.4泌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2周后泌乳量迅速上升,身体已恢复,应增加精饲料。干物质进食量 9~11kg/d,日粮粗蛋白 10%~11%。以优质粗料为主,精料的给予量根据粗饲料营养浓度和母牛膘情而定,一般精料饲喂量2~3kg/d。精粗饲料搭配要多样化,各由3~4种组成。尽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以保证泌乳需要量。
3.4.1泌乳接产与前期 根据预产期记录,做好接产工作,预产前2周将母牛转入产房进行特别护理,临产前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并且铺好消毒处理过的草垫,母牛产犊后,缓慢驱赶母牛站起,便于母牛子宫复位,预防产后子宫脱出。饮服麸皮红糖水(温水(36~38℃)3kg+麸皮(0.5~1.0 kg)+红糖500g+食盐 100g调成稀粥状)。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补给少量的精饲料。母牛分娩后2周内,身体处于负平衡状态,饲为易消化的优质饲草料,便于快速恢复体质。根据母牛膘情和粗饲料品质供给精饲料,通常补饲量 2~3 kg/d,使母牛膘情维持在中等偏上。
3.4.2泌乳盛期是指产犊第8 天~2个月,精饲料参考配方:玉米50.0%,熟豆饼20.0%,小麦麸12.0%,玉米蛋白10.0%,酵母饲料粉5.0%,磷酸钙1.6%,碳酸钙0.4%,食盐0.9%,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1%。饲喂方法:粗料饲喂全株青贮玉米15~22kg,小麦秸2.5kg;苜蓿干草4~6kg;青干草1.5~4.0 kg。根据不同产奶量确定精饲料饲喂量:日产奶20kg给料7.0~8.5kg,日产奶30kg给料8.5~10.0 kg,日产奶40kg给精料10.0~12.0 kg,粗饲料青贮20.0~25.0 kg,干草4.0~6.0 kg,糟渣类饲料10.0 kg,多汁饲料3.0~5.0 kg,精粗比为60︓40~65︓35。
3.4.3泌乳中期(产后101~200d)依据“料跟奶走”的原则,增加粗料、减少精料的给予量,对于个别消瘦牛,精料减少应缓慢些,精粗比为45︓55~55︓45。
3.4.5泌乳后期(产后201d至干奶期)根据产奶量和膘情不同合理分群,日粮主要以粗饲料为主,精粗比为30︓70~40:60。
3.4.5干乳期 母牛大约在产犊前60天左右停止产奶。要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勤换垫草,保持环境卫生和乳房清洁卫生。每天要适当增加运动,刷拭牛体,促进代谢。饲喂方法,粗料:全株青贮玉米10~12kg,小麦秸3kg,苜蓿干草1kg,青干草2kg,精料控制在2.5~3.0 kg。饲喂母牛采用营养均衡、质量可靠的优质饲料,实现最大化的供给平衡。干乳之前做好隐形乳房炎的检查,发现患病及时治疗再行干乳;奶牛干奶需要一次清空乳房内的牛奶,干乳期7 天内观察乳房出现肉羊可见红肿或明显肿大,用手触时有硬块,牛出现蹴踢等明显的疼痛感,要及时进行诊治,待治疗结束后继续进行干奶。
4奶牛挤奶技术4.1牛的挤奶技术挤奶前先用热水淋洗乳房,然后按照“一牛一巾”的原则或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乳房,充分按摩乳房,使之乳胀进入泌乳状态,用手挤掉头2~3把奶后,然后套上挤奶杯,奶子挤完后,及时脱去挤奶杯,避免“空榨”,最后药浴乳头。
4.2吸奶器的清洗 小型奶牛场一般采用提桶式挤奶机,具有方便、经济、实用的特点。每次挤奶完毕后,按照清洗程序用35 ℃清水冲洗所有器皿,除去表面残奶,消毒后备用。大型奶牛场常常采用管道式挤奶机,具有方便、快捷、节约时间等优点。所有奶牛挤奶完毕,挤奶器先用35~40℃温水冲洗3~5 min,不循环。然后水温应75~80℃,碱性溶液循环清洗10~15 min,排出清洗液。最后再用清水清洗3~5 min,把管道中的碱液冲洗干净,确保清洗后系统中无残留水[4] 。夏季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管道查看管壁牛奶黏附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5奶牛繁育技术5.1母牛的发情鉴定5.1.1外部观察法发情母牛外在表现为站立不安,哞叫,常弓腰举尾,食欲下降,反应减少,产奶量下降。发情早期:外阴唇肿大、湿润,母牛阴门流出透明蛋清样黏液;发情盛期:外阴唇肿胀、有光泽,母牛阴门粘液呈乳白色、半透明或夹有白色碎片,呈牵丝状;发情末期外阴唇肿胀消退、皱缩,部分母牛阴门流出血液或混血黏液。
5.1.2阴道检查法 通过观察阴道黏膜和子宫颈口的变化判定,母牛保定后,用消毒后的开膣器打开阴道,借助光源观察黏膜和子宫颈,不发情的母牛阴道黏膜呈现苍白、干燥,子宫颈口紧闭。发情期阴道黏膜潮红充血,表面潮湿光滑,子宫颈外口柔软开张、松弛、充血,可见有较多量黏液附在子宫颈口及其边缘。
5.1.3直肠检查法通过直肠触摸感知卵泡变化,发情初期卵泡发育小,不明显。中期:卵泡大,薄膜,紧张而光滑。末期:突出卵巢表面,水泡感明显,一触即破感,即为最佳输精时间。
5.2母牛人工授精技术5.2.1细管冻精的解冻从液氮罐中将细管取出,迅速放入(382)℃水中浸泡不超过10s,取出后用灭菌卫生纸擦干。解冻后的精液应取样进行活力检查,凡在0.35以上者即可用于输精,冷冻精液解冻应符合《牛冷冻精液》(GB4143—2008)相关要求。解冻后的细管冻精,用冻精细管专用剪刀截取封口端约1.2~1.5cm,并将棉塞端插入输精器前段,截口套上并旋紧输精器外套使细管固定好即可输精。
5.2.2直肠把握输精法 母牛保定,消毒外阴,繁育员戴上长臂手套,手指呈锥形深入直肠掏取蓄粪,隔着直肠壁握住子宫颈,同时肘部下压阴门,另一手持输精管插入阴道,两手协同操作将输精管插入子宫内并注入精液。输精原则:“适深、慢插、轻注、缓出、防倒流”。具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NY/T1335—2007)标准操作执行。
5.3母牛的妊娠检查5.3.1外部观察法配种之后,下一个情期不再发情,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状况变好,举止安稳,被毛变得光亮,大体上可判断已经妊娠。初次生产牛从妊娠后3个月左右乳房变大,经产牛妊娠中期以后,乳房明显增大。中后期母牛腹围增大,乳房膨大 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体内胎儿逐渐增大,触诊时可摸到胎儿或感知到胎动。
5.3.2直肠检查法早期孕检触摸卵巢感知有明显黄体,胎儿附着的一侧子宫角(孕角)比非孕角增粗,再经过15~20d再次检查孕角已经明显增大,即可确定为已妊娠。
5.3.3阴道检查法 对于配种1个月没有表现出发情症状的母牛,繁育员或兽医对母牛进行保定、外阴消毒后,将消毒后的开膣器缓慢插入阴道感到有阻力,打开开膣器可见母牛阴道黏膜无光泽、苍白、干涩,子宫劲口偏向一侧,紧紧闭锁,并有灰暗、浓稠的黏液栓塞封闭,则可判断母牛已妊娠。
5.3.4 B超检查法 通过直肠将B超探头向子宫方向滑动,可以看到胎儿或羊水,即可确诊。
6疫病防治6.1养殖场人员管理奶牛养殖关系到动物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场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体检,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持证上岗。对患布鲁氏菌病、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人畜共患病尚未治愈的人员不得从事牛饲喂、繁育、挤奶、产品加工等。各类业务人员上岗前必须奶牛专业技术培训,熟悉奶牛场相关程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2消毒奶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增加了疾病风险,加强养殖场及其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3]。奶牛场必须建立规范的消毒程序和相关配套设施,大门设有消毒池池内放置2%-4%氢氧化钠溶液,定期更换消毒液,使之保持在有效浓度;设有消毒室,室内安装紫外灯,备有洗手用消毒液。生产区人员进入养殖场需淋浴、更换工作服、胶鞋后方可入场,不得携带畜产品进场。按照牛场制定的消毒程序定期消毒和清洗牛舍槽道、牛床和地面,及时清扫粪便,保持牛舍的干燥通风。
6.3疫病免疫奶牛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一类、二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自治区、地方防疫监督机构免疫规划,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疫苗和参考免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常规免疫程序见表1。根据本地奶牛场实际,不同生理期可参照表1、表2、表3增加相关疾病免疫病种,做好免疫记录。奶牛场寄生虫病的防治,应采取合理的驱虫模式,确保奶牛身体健康,驱虫推荐模式见表4。
6.4疫病检疫奶牛场因地制宜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健康牛群每年进行两次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检疫。发现阳性牛,及时消毒、隔离、扑杀。发现可疑牛进行隔离复检,复检两次均为可疑者按阳性牛处理。奶牛场重大疫病如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白血病、蓝舌病、副结核病、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等,随时接受上级部分的要求进行监测。周边辖区有疫病流行时,应定期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查。防疫、检疫与病症记录表见表5。
6.5营养代谢病奶牛养殖生产模式呈现规模化、集约化,不断供给高营养水平日粮是维持后备牛快速生长发育和泌乳母牛高泌乳性能的物质基础,泌乳早期日粮能量供给不足以及泌乳量增高所致的奶牛机体能量负平衡[4]。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包括围产期能量负平衡引起的酮病,产前或产后低血钙症,高精日粮引发的瘤胃酸中毒、高蛋白质日粮引起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等。应按照奶牛不同生理期营养要求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检蹄、修蹄。给奶牛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科学营养的饲草料,使奶牛泌乳性能正常发挥,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6.6无害化处理奶牛场粪便按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进行处理;奶牛尸体、胎衣按《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人员技能要求》(SB/T10663—2012)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做好驱蚊、灭蝇、灭鼠工作。
7奶牛养殖档案的管理奶牛场养殖档案的管理是牛场产生间接效益关键所在。包括奶牛的系谱、繁殖记录(发情记录、配种记录、分娩记录等)、生产性能记录、体型外貌线形评分记录等。对所有养殖档案、技术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可以科学指导奶牛选种选配工作,提高奶牛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