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MR眼镜观赏三星堆、“真激光”投影让文物大放光彩、古老的清明上河图也动了起来……科技的加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焕发新生机。
整理/新媒体编辑 赖天莹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年来,各地博物馆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亮化、活化博物馆,让沉甸甸的历史,以更加鲜活的形式走进民众,利用新型技术和先进理念,“国潮”正在兴起,科技为历史文化的表现创造了更丰富的交互体验,公众能够以更加生动、多彩的方式接触历史,感受文化。全国各地博物馆、文保单位也在围绕“文物+旅游”“文物+科技”新业态的发展积极探索,让文物更好地讲述历史文化故事。
那么,我们如何身临其境的感受诸多文明的辉煌灿烂?如何与博物馆文物亲密接触?如何让博物馆文物“会说话”?……有了科技的加持,这些往日因时空所限制的阻隔,如今已成为博物馆中走进历史、品味文明的窗口。
◈ ◈ ◈
MR技术——虚实结合,连通古今
游客戴着眼镜参观博物馆时竟发现,里面的文物“活起来了”!他们既能看到现实中的展品青铜神树,也能看到有古代的人围着神树在祈祷,天上还有三足金乌飞过……
这其实多亏了MR( 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它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将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信息的桥梁,从而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市民戴着MR眼镜观赏三星堆(图片来自封面新闻)
MR 技术的关键点就是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和信息的及时获取,也因此它的实现需要在一个能与现实世界各事物相互交互的环境中。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MR导览电影《古蜀幻地第一章——青铜神树》就实现了突破。他们设计了符合三星堆文化特征的剧情和人物,通过MR技术,让游客在参观现实中的博物馆具体展品时和MR虚拟电影无缝连接,达到现实和虚拟的完美融合。
为达到完美效果,电影采用了多种不同算法叠加、也是最耗资源但目前最有效的办法:通过游客行为预测去优化步伐计算、路径计算,并即时叠加周边环境和图案识别,从而弥补因在昏暗环境下传统视觉识别算法的误差。 体验者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到立体、逼真的场景,充分呈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增强现实事物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体验者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
▲MR智能全息讲解(图片来自搜狐网)
此外,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也推出了MR博物馆智能讲解服务,提出了“以文化赋能科技,以科技颠覆体验”的博物馆运营新思路。MR智能讲解设备,通过MR混合现实技术,将博物馆展陈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故事及历史场景,以全息多媒体影像的形式“虚实结合”地展现给观众,为观众提供一种除人工讲解、语音讲解以外全新的MR讲解服务。
在博物馆里运用MR技术,让博物馆的展陈空间得到延伸,同时让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更加逼真。在此之前,南越王宫博物馆用此技术让消失的宫殿原址“重现”,让观众切换到与古人相同的空间视角,真切地看到他们曾经经历的辉煌与壮丽。
◈ ◈ ◈
“真激光”投影——光影变幻,感受震撼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我国现存大量的历史遗迹,是历史的活化石。“真激光”投影方案作为非接触式的亮化方案,被各大文物保护单位使用。“真激光”新型显示技术,被称为激光显示的“终极答案”。相比于普通的光源,“真激光”所采用的三基色激光光源投影具有亮度高、体积小、能耗低、高集束性等优点,因此,在墙面、山体、水幕等各类媒介上投影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是LED和LCD(显示屏)等其他显示技术产品目前无法比拟的。
西安明代古城墙上演的《嗨皮陕博》、《遇见·小武士》通过“真激光”投影的方式,让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生动起来。两者之间的联动,产生了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西安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遇见·小武士》光影秀(图片来自:搜狐网)
2022年春节期间,邢台内丘邢窑博物馆上演了以邢窑文化为主题的梦幻灯光秀——邢白瓷之光。根据节日特点,并结合内丘县乃至邢台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展示。灯光秀以“三大碗”为幕,以广场为台,以城市为景,以“真激光”光影秀的形式展现了邢白瓷的高雅之美,释放了“博物馆的力量”。
▲邢窑博物馆光影秀(图片来自:上游新闻)
常州天宁寺塔,也通过“真激光”投影技术和全景投影技术,将佛陀“拈花微笑”的典故展现得淋漓尽致。配合光影讲人文故事,已经成为新的时尚,成为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向大众展现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科学技术的新载体,让历史文化从“展览台”走向大众。
▲常州天宁寺塔佛陀“拈花微笑”(图片来自:上游新闻)
◈ ◈ ◈
VR+8K+3D——清明上河图的繁华盛景再现
传统博物馆展示以单向观看和解说为基础,让大部分参观者对着静止而冷冰冰的文物,难以知晓文物背后的历史场景。而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和显示技术却为文物展出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安全的虚拟网络空间。
技术,无疑为展览插上了翅膀。而展览的普及,也有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清明上河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故宫博物院就曾联合凤凰卫视,采用VR(虚拟现实)、8k超高清、3D(三维立体)等显示技术打造了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融合各种艺术形态,实现了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沉浸体验;在真人和全息投影影像技术结合的互动剧场,观众仿佛走进了《清明上河图》里的繁华盛景。
▲8k超高清全息互动投影,清明上河图(图片来自搜狐新闻)
它使用的8K超高清互动技术,让故宫博物院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应用8K八联屏展示国宝信息、与观众互动的博物馆。展演应用的8K八联屏,由8块104寸8K高清屏拼接而成。8K八联屏可用于文物的鉴赏、修复、研究细节等,亦可运用于家庭高清显示,或者在教育中使用。
与以往被动式参观的展览不同,高科技让展览更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来自英国、德国等国的观众在参观《清明上河图3.0》展演后,纷纷表示展演引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心,比单纯的文物欣赏更能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很希望这样的展演可以走到国外去,为当地年轻人了解中国提供通道。因此,在故宫首展后,展演也开启了全球巡展计划,前往北欧、英国、美国等地巡展。
事实上,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从传统展馆到智慧展馆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VR(虚拟现实)、8k超高清、3D(三维立体)高科技技术都已经应用于博物馆的各种应用场景。
如三星堆发掘的金属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的锻造工艺及文物细节用此方式展示将更有优势,在参观过程中,它们可以多维度对展品进行展示,并与多媒体视频内容完美结合,更能让游客感受到视觉效果的冲击力。
疫情影响下,博物馆数字化的必要性更为凸显,2020年新冠疫情后,国家文物局紧急部署,推出了多项在线展览,也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数字等科学技术,开发更有创意的展览方式,传达中国文化之美,彰显中国历史底蕴,让世界看见新时代“科技+文化”的中国力量。
(本文内容综合自上游新闻、中国电子报、人民资讯、封面新闻、北青网、新浪新闻、洛阳网等)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