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二十四节气传统礼俗的传承与发展

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
汇集海量科普资源,打造高质量科普平台,促进科普传播。
收藏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认识自然、揭示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它既包含了天文、气候、物候、时令等科学知识,又蕴含了“天人合一”“顺应天时”等哲学思想,还体现了兼容并蓄、和谐友好的文化价值,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被誉为“世界第五大发明”。为把二十四节气这一具有中华文明独有特征的重要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国农业博物馆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不断积淀,在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成功将二十四节气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时的时间指针,而且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还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进行巧妙的结合,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地理、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知识。二十四节气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周力等学者指出,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知到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化身为节日,由此衍生许多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风俗和节日文化。比如,位于仲春和暮春之间的清明节气,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还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节气。再比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虽然各地过法不尽相同,但是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是普遍习俗。这些风俗习惯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诞生,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深深融入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中,凝聚着中国人的心,实现了关于民族情感、人文情怀的殊途同归。

二十四节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研究指出,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涉及俗信、仪式、礼仪、娱乐等多个方面,生动地体现着节气与精神生活的内在联系。比如,浙江省遂昌县传承数百年的“班春劝农”仪式,主要以劝课农桑、鼓励农耕,迎春气而兆丰年为精神归旨;贵州省石阡县的“说春”习俗,体现着敬畏自然、缅怀先人的情感,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河南省内乡县的“打春牛”,源于古老的劝民农桑政务活动,标志着春耕活动的开始,有规劝农事、鼓励农耕之义;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半山地区,人们每逢立夏节气会自发聚集到当地的娘娘庙举行传统的立夏民俗活动,如吃乌米饭、大秤称人、登高等,以祈愿能够在炎炎夏日里祛暑明目、身体健康;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的壮族霜降节是当地及其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庆祝晚稻丰收外,人们还要纪念抗倭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湖南省花垣县的“苗族赶秋”,表达了人们丰收的喜悦;河南省登封市的百姓每逢夏至和冬至都会云集于登封告成观星台进行观日影、测日影活动,以领悟、传续先民的科学精神和文明智慧。

综合目前的研究,二十四节气与传统习俗的学术研究可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节气与节日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远古的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只是后来由于阴阳历法制度的创立与推行,节气与节日才发生了分离。不过虽然如此,但是节气与节日也并非变得毫无关系,而是仍然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原本在节气举行的活动,被挪移到了某个节日举行,如秋分祭月之于中秋节;一些节气仍旧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如“四立”与“二至”;有的在后世发展为极其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唐时期作为一个独立节日逐步兴起,现今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二是几乎每个节气都有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总体来说,这些习俗活动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祭祀神灵,以应天时;崇宗敬祖,维护亲情;除凶祛恶,以求平安;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另外,基本上每个节气也都有特殊的饮食习俗,比较著名的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立春咬春与尝春等。再者,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天时”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亦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如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秋滋阴润燥、立冬补阴等,以求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途径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总之,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节点,形成了众多与信仰、禁忌、仪式、礼仪、娱乐、饮食、养生等相关的民俗活动。三是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民间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乡土生活已经和我们渐行渐远,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功能也逐渐减弱,但作为我国劳动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社会功能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特别是二十四节气成功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和民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衍生出众多的岁时节令文化,蕴藏着深远的农耕民俗哲学观念。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遗产认知与传承的文化价值。它既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包含着二十四个节气的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它比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为宽泛,对它的保护传承也就更为复杂。如何理清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礼俗活态传承的思路,把握其新时代的发展规律,发掘当代价值,从而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十四节气民俗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发展到现在,有的民俗已经消失了,而有的也变了形、走了样,失去了它的原始本意。如清明节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节日气象就和现在的清明节活动迥然不同。尽管如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其更像一种哲学式的生活艺术,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价值。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只要符合当地人情的传统民俗,都会得到恢复和改进。“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则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的变异性。在不同区域,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居民谋生方式以及历史传统影响,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因此,为了让二十四节气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需要用心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其蕴含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除了增进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还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青年一代对于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农耕传统的了解和热爱,二十四节气中所体现的效法自然、顺应天时、与时偕行、天人和谐的传统智慧也会因其与现代生态思想的呼应而更加深入人心。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和民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衍生出众多的岁时节令文化,蕴藏着深远的农耕民俗哲学观念。
2022-05-27
庆国庆
学士级
2022-05-28
智慧无极限
学士级
传统习俗要弘扬和传承。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