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心肺复苏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刘中民 王立祥

王立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收藏

人类这一具有生命的机体,自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拉开了与死亡进行抗争的大幕。而作为抢救心搏骤停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PR)就成了能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半个世纪以来,作为抢救心搏骤停患者起死回生主角的心肺复苏,是由美国心脏协会(AHA)颁布的指南引领,成为了世界各国心肺复苏领域的“定海神针”,为我国心肺复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面对《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等国际上关于心肺复苏指南逐渐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单纯的循证医学科学基础和未能显著改变心脏停搏患者总体存活率的现实,让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学术团体开始思考心肺复苏的未来发展。针对我国心肺复苏一味“拿来主义”,而我国心肺复苏生存率低这一残酷的现实,中国“本土”心肺复苏专家学者,结合我国的实情,不断修正“洋指南”水土不服的的症结和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我国特色的心肺复苏之路。值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与大家共分享之中国心肺复苏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模式。

一、中国心肺复苏“生存环”新理论

作为抢救心搏骤停患者起死回生的CPR,以美国心脏协会颁布的指南为其代表,形成了以患者心搏骤停后依据不同时段采用的以救求生的救治链条——生存链。但无论是“从救到救”的流程不断优化〔院外心搏骤停(OHCA)和院内心搏骤停(IHCA)〕,还是“从救到救”的技术不断改进,纵观全球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我国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仅为1%左右,表明仅仅贯穿以“救”为主线的生存链尚有完善和发展的空间。《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根据心搏骤停的发生发展规律,从围心搏骤停全周期考量,首次将心搏骤停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依期赋予“三预”方针(预防、预识、预警)、“三化”方法(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三生”方略(复生、超生、延生)的CPR内涵与外延,为人们改进生存链不能满足心搏骤停的需要奠定了基础,顺势将“三期”依次相连围绕成的CPR生存环亦呼之欲出。

CPR生存环的产生是基于临床心搏骤停患者的反馈而得出的,通过临床调研将心搏骤停患者的需求归结为三方面:一是经过CPR成功复苏的患者表示,能否在心搏骤停发生前有什么征象加以识别,能够有什么警示并加以预防。二是经过CPR成功复苏的患者表示,在复苏过程中如胸部按压不能用了,有什么技术可以替代。三是经过CPR没有成功复苏患者的家属表示,能否在患者去世后有什么途径可以完成逝者的组织器官捐赠夙愿。正是基于心搏骤停患者临床问题导向的“三个有什么”,让我们对心搏骤停的不同阶段有了“心”的认识,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生存链的反思,如何突破现今局限于心搏骤停救治时段展开CPR已刻不容缓!即在扩展心搏骤停救治环节的基础上,心搏骤停关口前移以及后延,使“就救而救”的狭义CPR扩展至“由救治到防治”的广义CPR,构建CPR生命线闭环的循环之生存环。

二、中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技术

以胸部按压为主的心肺复苏一直延续至今,但因实施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时受到胸外按压禁忌证限制,同时在实施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过程中约30%~80%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从而限制了对心脏骤停患者高质量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实施,影响了CPR的成功率,如此种种,探索出“胸路不通走腹路”的新途径,由我国王立祥教授团队研发、李静博士团队转化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应运而生。该项技术是通过吸盘吸附于心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由抢救者手持手柄,主动提拉与按压腹部,使腹腔内压力发生变化,驱动胸腹之间的膈肌上下移动产生的“腹泵”机制,继而改变胸腔内容积与胸腔内外压力梯度,发挥“胸泵”“心泵”“肺泵”多泵效应,增加心排血量的同时完成体外腹式呼吸,进而实现人工循环与呼吸并举的心肺复苏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研究成果获“科创中国”先导技术生物医药领域的十项技术之一,荣登2020年度“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

《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强调的高质量CPR包括快速、有力的按压;尽量减少按压中断;胸廓充分回弹;避免过度通气。其中胸外按压是CPR的关键,决定了整个CPR的质量。由于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过程中胸肋骨骨折的发生率之高,施救者遇到此类心脏骤停患者时,将不能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100~120次/min)、胸外按压的深度(成人5~6cm)及胸廓充分回弹,故无法产生最佳的冠脉灌注压(CPP),从而降低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质量。如何化解干扰临床实施高质量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这一瓶颈,在相应的环境与条件下,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就成为了人们的选择。腹部提压心肺复苏通过开放气道(airway,A)、人工呼吸(breathing,B)、人工循环(circulation,C)、体外除颤(defibrillation,D),更加巧妙地强化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每一个环节,为实现高质量CPR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新模式

以往我国心肺复苏培训多遵循美国AHA的心肺复苏标准,美国AHA心肺复苏培训机构已在国内主要省市医疗卫生机构相继成立了其培训机构(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及民间组织)。美国AHA心肺复苏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向施救者传授心肺复苏技能为主的就救而救国际1.0单一CPR培训模式。而这种以施救者技能为核心的心肺复苏培训,多停留在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后施以心肺复苏的阶段,这并不能满足被施救者整个心脏骤停全生命周期中的基本需求,导致整体心肺复苏生存率大打折扣,亦不利于落实我国以治疗为中心向防治为中心转变的生命健康理念。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首个颁布了《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中国心肺复苏培训教程》、《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连续五年开展了中国心肺复苏培训,并纳入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国本土3.0防治救CPR培训模式,是从心脏骤停患者全生命周期考量,将心肺复苏培训关口前移与后延,建立中国特色“防未心、治欲心、救已心”的本土3.0防治救CPR培训模式,如期开展的“中国CPR培训导师班”这一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已成功举办了近百期,构筑了中国特色心肺复苏新型培训标准体系,奉献中国特色心肺复苏培训的东方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16, 28 (12): 1059-1079.

[2]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5):385-400.

[3] 李鑫, 刘亚华, 王立祥.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临床操作指南[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9, 44(6): 536-540.]

[4]王立祥,刘中民.我国生命健康文化体系建设思考[J].疑难病杂志,2021,DOI:10.3969/j.issn.1671-6450.2021.10.001

[5]王立祥,刘中民.中国心肺复苏建设概论[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年9月第33卷第9期Chin Crit Care Med,September2021,Vol.33,No.9

作者:

刘中民 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名誉院长,同济大学灾难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国家工信部、卫健委5G+心脏猝死防治救系统建设试点项目领衔主持牵头人,“525+(我爱我家)”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工程共同发起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一届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全民心肺复苏普及公益基金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

王立祥 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全军“十二·五”心肺复苏重点项目专家,国家工信部、卫健委5G+心脏猝死防治救系统建设试点项目专家,中国科协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专家,“525+(我爱我家)”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工程共同发起人,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十届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全民心肺复苏普及公益基金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评论
臧鸿
学士级
阅读
2022-05-30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
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