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中地位十分重要,且该区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危险最大、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开展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并建立联防机制,对中国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中国作为区域大国体现责任担当和实现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实现安邻、睦邻、富邻,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一、建立南海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联合防范机制是大国责任担当
从全球化战略的角度出发,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战略意义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涵盖65个国家,44亿多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3%,它是新形势下通过合作共享,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南海地区恰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位置,域内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对交通、水电、网络、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布局和安全影响巨大。同时,域内多数国家抗灾能力弱,频繁发生的灾害严重影响区域内民生安全、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需求非常迫切,是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攻坚区域。因此,开展南海地区国际减灾合作,有利于建立“一带一路”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赢得民心和国际认同的良好切入点,也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是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增强国际话语权。中国作为世界负责任和敢担当的大国,积极推进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国际合作。提升南海周边各国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南海周边国家与区域持续发展。一方面,开展防灾减灾合作可以呼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计划,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对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中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依然偏低,区域灾害防御的影响力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开展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国际合作有助于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处理与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三是引领区域和全球防灾减灾的科学发展。目前,一方面,南海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经济交通廊道等尚未开展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无法科学评估工程和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自然灾害科学研究的不足又导致域内国家在灾害治理技术、防治工程标准和规范方面的不统一,迫使国内企业和工程单位不得不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标准,投资成本和风险明显增加。通过与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全面、系统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合作,将会全面了解和掌握域内灾害风险,从而引领全球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前沿领域。
四是实现基础数据和防灾减灾数据共享的迫切需要。目前,南海周边大多数国家缺乏系统、全面的灾害基础数据。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持续增加的现状,各国单方面开展防灾减灾研究与技术研发很难获得全面、系统、有价值的数据,难以支撑南海地区战略实施面临的减灾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层次、多方合作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国际合作计划,创新数据共享机制,促进防灾减灾研究,加快成果应用,保障南海地区安全。
五是保障中国地缘政治安全。中国的快速崛起被认为触及了守成大国和周边大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各种形式的“围堵”不断出现、层出不穷。保障中国地缘安全,营造有利的和平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南海周边国家发展基础薄弱,自然灾害极易导致受灾国家的经济波动、社会动荡、政治失稳,从而影响中国周边地缘环境,进而影响中国地缘战略。因此,通过国际交流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国际合作,有助于为南海周边国家的自然灾害防御、高效精准救灾提供科学指导,建立联动机制,有助于保障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从而保障中国地缘政治安全。
二、建立南海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联合防范机制是国家发展需求
从大的逻辑和经济发展需求来看,推动南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不仅关系着中国投资安全,而且也是科技创新、外交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第一,中国海外投资安全的现实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诸多领域的海外基地和重要港口不断增加,保障海外投资、基地等重大设施的建设及运行安全迫在眉睫。国际减灾科技合作将在保障海外基地和投资安全上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第二,保障南海区域安全的现实需求。中国周边区域地缘安全环境极为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边疆地区安全。通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合作,可以很好地吸纳国家安防功能。一方面,有助于监测中国边疆地区可能面临的来自周边区域的自然灾害等风险;同时有利于及时收集边境各类信息,监测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实时掌握周边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态势,为中国灵活、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地缘问题提供基础支撑。
第三,系统开展南海地区灾害理论与减灾技术研究的迫切需要。目前,受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力量的制约,南海周边绝大多数国家对自然灾害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灾害形成机理、风险分析、监测预警、工程防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相对缺乏。对于单个国家无论从自然条件还是科技条件往往都难以满足系统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的需求。要完成跨境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与应用,迫切需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研究与减灾实践,为南海地区的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第四,实现中国技术“走出去”的战略需要。中国技术已具备大规模“走出去”的实力,比如中国北斗导航技术日渐成熟,在布局全国的同时,也应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导航体系。在南海及周边地区很多地区已经形成欧美的技术标准壁垒,阻碍了中国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一步阻碍了中国装备“走出去”。因此,借助开展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合作,与南海地区国家达成深入合作意向,可以助推北斗导航、高分遥感、无人机、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高新技术与工程技术真正“走出去”。
第五,保障中国全球化战略的需要。南海及周边地区已成为世界主要势力博弈区域。近几年,美国加强了在中国周边区域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亚洲再平衡战略,试图围堵与制衡中国;同时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抗衡。俄罗斯为自身发展与安全着想,也提出了欧亚经济同盟战略,同时也加强了在东南亚、南亚的战略布局。因此,开展南海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工作十分紧迫,如果中国不加快推进在该区域开展国际减灾科技合作,那么欧美、日本就会抢占先机,拉拢相关国家进入日美同盟,威胁“一带一路”的实施与安全,同时还会威胁国家安全。
三、南海地区国家对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国际合作需求和愿景分析
从南海地区国家的国力和需求来看,其对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国际合作需求和愿景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
一是南海地区国家贸易和人员往来频繁,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国际合作惠及多方,是打造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区域范式。南海地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内多数国家贸易和人员往来频繁,而诸多重大基础设施与工程等尚未开展全面的灾害风险评估,不能准确提供潜在风险信息,部分国际合作工程已经受到重大损失。同时,南海地区国家的许多境外投资没有进行系统的政治、法律、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容易导致停工、停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降低风险。南海恰处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咽喉位置,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国际合作恰逢其时,可惠及多方。
二是南海地区国家灾害频繁,面对巨灾囿于经济实力和人文素质,亟需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国际救援和合作以支撑其社会减灾与重大工程安全保障。从地理区位来看,南海地区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台风带的中心位置上,活跃地质断层带使南海地区国家时常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尤其是平均每年要遭受近20次等级不一的台风袭击,而台风导致的泥石流、洪涝等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惊人,严重威胁着域内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实力和人文素质来看,南海地区国家中多数国家经济欠发达,贫富差距大,基础设施不完备,一旦巨灾发生,往往损失惨重,且难以单独应对,亟需外援和国际合作。以2013年菲律宾遭遇的超级台风“海燕”为例,其强度之大、破坏之猛为多年来所罕见,虽有所准备,仍令许多救援机构措手不及;加之菲律宾基础设施落后,无法经受狂风与暴雨的连续冲击,台风过后灾区基础设施面目全非导致伤亡惨重、损失严重。为此,菲律宾求援国际社会,中国政府派遣救援队前往救灾。
三是南海地区国家跨境灾害频发,尚待制定多边防灾减灾机制和国际救援机制。南海地区跨境灾害多发,在目前,南海自然灾害的调查和防灾减灾基本由当事国单独完成,现有机制难以满足跨境灾害防灾减灾需求,使得跨境灾害和境外重大工程灾害的减灾和救援应对迟缓,加重了跨境灾害和境外工程损失,严重威胁域内投资和地缘政治安全。因此,亟需开展自然灾害多国联合调查、监测、研究和应急处置,建立协调、联动、高效的国际减灾合作模式,整体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减灾效率。
四是南海地区国家科研技术实力薄弱,亟需国际合作来探索和完善特殊孕灾环境下灾害机理和防灾减灾技术。南海地区国家跨越高环境梯度、高地震烈度区、高复杂洋流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区,成灾环境复杂,多灾种和灾害链非常突出。目前,南海地区国家对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孕灾机理、成灾机制、减灾技术等仍然鲜有研究,特别是巨灾及灾害链的形成与演化研究相对薄弱,甚至存在研究空白。对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自然灾害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认识与减灾技术储备,成为南海地区国家防灾减灾中的科技瓶颈。而中国防灾减灾技术相对发达,可充分利用中国北斗系统、空天遥感、通讯信息等先进技术手段,全面开展自然灾害调查,建立孕灾背景和灾害数据库,开展缺(无)资料区数据的全面研究,为重大工程决策和减灾行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四、中国在南海地区对外防灾减灾中具有“四个优势”
从中国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技术、装备和制度等方面来看,中国在南海地区对外防灾减灾中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优势。
一是具有区位优势。南海地区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先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等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是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与骨架。中国南海地区边界省区,自然环境条件与灾害活动状况与周边国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对周边国家防灾减灾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是具有科技优势。中国在防灾减灾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体系,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极大增强,并且随着中国境外投资项目建设的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已经开始在国外发挥效益。南海地区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受政治体制、经济水平和科技实力的影响,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中国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可以走出国门,服务当地社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完成适应性和本地化的改进,进一步提升“中国创造”的技术含量和品牌效应,实现技术积累并夯实中国软实力。
三是具有装备优势。中方相关科研机构具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资源、环境、灾害观测设备,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具备研发关键技术与设备的能力,同时在重大灾害防灾减灾工程设计和建设方面具有领先南海周边国家的科技实力,具有国际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实践的案例。近年来随着北斗系统、高分遥感、无人机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灾害监测、信息传输、信息化和共享平台建设方面优势明显,而这些也是南海地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与实践急需中方提供科技支持的领域。
四是具有互补优势。中国在自然灾害防治和减灾领域前期的研究积累为走出国门、服务南海地区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国缺乏南海周边区域系统的灾害环境背景和本底数据,无法支撑域内基础设施规划、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工程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分析等需要。与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有助于整合各地多年的自然灾害监测与调查数据。同时,通过合作组建系列科研机构,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有助于南海地区国家和中国建立较好的科研合作关系。此外,国际减灾合作计划的实施也有利于整合不同国家科研机构的力量,协同攻关,解决跨境灾害减灾的关键问题,研发适宜本地的减灾技术与模式,建立区域减灾科技联盟和国际减灾合作机制,有效应对跨国巨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