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骨骼的艺术:探寻中国骨科学的发展

大美科学 2019-01-22

  骨骼对人体活动与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多重作用。只有拥有健康的骨骼,人才避免骨科疾病的困扰,才可能拥有完美幸福的生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工业、交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工业意外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的发展也随之增加,骨科创患者大量增加,特别是重症患者持续增加。

  骨科的发展究竟经历过哪些阶段?今天带你来了解一下。

  西方骨科的发展

  其实西医骨科并没有悠久历史,它形成于250年前。但人类与骨骼疾病的渊源却很早就有记录:从史前欧洲、亚洲及北非的原始洞穴中,挖出的骨骼发现,古人曾经受关节炎、骨髓炎、骨折、肿瘤等疾病的困扰。

  公元前2830年,一位埃及医生的墓中发现了最早应用拐杖的雕刻。而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王子,被记载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右下肢萎缩、短以及马蹄畸形。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很重视骨科,在他的著作《希波克拉底全集》中有40%的篇幅介绍描述肌肉骨骼系统,其中对骨折与脱臼的治疗、夹板与包扎的应用以及畸形足、先天性髋脱位都有很好的描述。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文:Ἱπποκράτης,前460年——前370年)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

  西方古代骨科,一直包括在外科范围里,到中世纪仍然如此。人们很难想到,骨科与解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当年如果没有外科解剖的医学成就,就没有骨科的发展。

  中世纪有很多伟大的外科医生和教师,对骨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Paulus Aegineta(625——690)有七本著作是中世纪非常重要的医学著作,里面描述了脊柱压缩骨折合并椎弓古镇的作椎板切除术、骨折畸形愈合后截骨矫形术等。

  

  埃伊纳·保罗Paulus Aegineta,公元7世纪医生。

  12世纪Roger of Salerno写了第一本外科教科书,在书中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颅骨骨折以及手术治疗。

  而到了13—14世纪,由于外科忽视了解剖知识,导致外科发展衰退,内科受到重视。14世纪,由于两个原因,外科又有了新的进展:

  ▎火药的发明并用于战争,出现火器伤,火器伤无法用内科医术救治,外科必不可少。

  ▎对解剖学的研究重新开始。

  解剖,对于手术学科,尤其是骨科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医生不懂解剖,不了解人体,在对人体进行操作时,无异于让一个瞎子能做出一个完美的雕像。

  

  《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1632年,荷兰,伦勃朗,布面油画,169.5x216.5cm,海牙毛里茨海斯美术馆藏

  16世纪解剖学因为一些非医学的原因重新兴起。为什么这一时期又对解剖又“重燃了热情之火”呢?这个有趣的现象有点像我们现在追星,这是因为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这些艺术大V对人体的体型感到了兴趣,想通过解剖了解人体肌理构造,进行灵感碰撞;还有一方面便是因为活字版的发明,使得书籍、图集等大量文化产品产出并流传。这两个原因让更多人愿意了解解剖学,学习这个技能。

  

  

  达芬奇手稿

  比利时的著名医学家、解剖学家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年12月31日-1564年)就曾指导著名艺术家Titian(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的弟子精细而准确的画出人体骨骼。

  

  Andreas Vesalius

  

  Andreas Vesalius书中的手稿

  18世纪对于骨科来说,非常重要。不但出版了骨科的书,还建立了第一所骨科医院。

  到了19世纪,1859年Henry Gray出版了第一版解剖学,名为《图说及外科解剖学》,这本书在1893年由李鸿章创办的北洋医学堂中使用,随后,中国的医学院校大部分都采用这个教材。自此,西方外科骨科在古老的中国,碰撞出了火花。

  亨利·格雷Henry Gray(1827年——1861年),

  英国解剖学家、外科医生。

  

  《图说及外科解剖学》美国第20版(1918年)的标题页

  

  《图说及外科解剖学》美国1918年版的插图

  其实,早在明代,就有罗马天主教传教士以西方医药活动为名,进行活动,只是范围与影响都有限。在清代鸦片战争失败后,列强在中国纷纷建立学校和医院,由于外科技术精湛,求医者众多。

  中国骨科的发展

  20世纪初,西医骨科在中国还处在萌芽阶段,只有几个城市开展。一批出国深造的医学生相继学成回国,他们,将西方的骨科医疗技术引入国内。诸多前辈共同努力,在神州大地开创了西医骨科,填补了一个空白。

  ▪ 第一个骨科专业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西医骨科专业组,开展骨折治疗、畸形矫正、关节成形等手术,它的成立标志着骨科在中国开始成为外科中的独立分科。

  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中国杰出骨科先驱孟继懋。

  

  孟继懋(1897——1980),中国杰出骨科先驱,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

  1897年12月7日出生在天津。毕业于天津私立第一小学后,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后来公费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拉什(Rush)医学院,学成归国后,便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

  孟继懋对医术精益求精,即便是常见病多发病,他也从不轻易作出决定,更不单凭X线片提出诊断治疗意见。

  他阅读X线片时一向不把视线局限于骨骼的损伤或病变,而是有次序地全面观察,观察范围包括各种组织及其相互关系、损伤的机制、疾患的病理,还从系列x线片中影像的动态变化判断病变的发展和预后。

  1936年,孟继懋任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任骨科主任。他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1941年)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1945年),并且为1957年创建北京积水潭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

  

  左起:郑允宜,龙梅,梁栋,孟继懋,崔甲荣,荣国威

  孟继懋作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首任院长,创建了中国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创伤骨科,设有烧伤、创伤、手外科、显微外科、普通骨科及肿瘤7个亚科,随后又在院内建立了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并任所长,开展与创伤骨科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早期建立骨科医院

  1915年,牛惠生(1892——1937)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他于1928年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所骨科医院:上海骨科医院。当时该医院拥有医师21人,病床75张,全年住院病人近千人。他医德高尚,技术精湛,逝世后,家属遵遗嘱将所藏图书资料及遗款1万元赠予中华医学会图书馆。

  

  牛惠生,中国最早的骨科专家之一

  1944年,方先之在天津建立了我国第二所骨科医院——天津医院。他首创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被人誉为骨圣。他在骨关节结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骨肿瘤分类等方面均有建树。同时特别注重培养人才,共和国成立初期,大外科不分专业,专门从事骨科的人很少,在方先之的积极建议下和倡导下1953年成立了天津医学院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培养学员近2000人,为中国骨科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方先之,骨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此外,叶衍庆、屠开元、赵长林陈景云、陆裕朴、王桂生、过邦辅、谢锡奈、杨克勤、冯传汉、沈天爵、何天琪、范国声、陶甫、田武昌、周润综、陆裕朴等一大批专家学成回国,我国西医骨科雏形逐渐形成,西医骨科专业在全国逐渐普及。

  ▪ 骨科学的雏形

  1937年中华医学会总会在上海成立了骨科小组,这个小组就是我国骨科学会的雏形。当时的成员有:牛惠生、朱履中、胡兰生、叶衍庆、孟继懋、任廷贵等。

  

  中华医学会骨科小组1937年春摄于上海

  ▪ 骨科的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前后,我国在骨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及断肢(指)再植等方面均领先于国际水平,创伤急救、抗休克、抗感染及创面处理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在骨科的基础理论研究、骨肿瘤、显微外科与人工关节置换等方面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骨科临床诊疗水平和基础研究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很多不能治疗的疾病得到了突破,并行了一系列成熟的治疗方法。例如严重关节畸形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后凸畸形等,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

  进入21世纪,骨科发展进入了机器人参与手术的时代。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问世,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医务人员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实施手术

  应用骨科机器人开展手术能够实现复杂手术标准化、常规手术微创化、键操作智能化等,且机器人的精度能够达到亚毫米级别,在复杂的手术能够可以发挥突出作用。自此,骨科手术的三大难题: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得以解决。

  经过几十年的积淀,数代骨科医务人员继往开来、砥砺同行,使得一个又一个难题迎刃而解。中国骨科已经逐渐走向世界,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大,一些骨科疾病的治疗水平、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很多骨科疑难疾病得到治疗,且治疗技术趋向“微创化”“智能化”,为病患减轻了痛苦,造福了人类健康。

  参考资料:

  邱贵兴《中国骨科发展史简要回顾与展望》

  冯传汉、虞大年《中国近代骨科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22卷第4期

  作者:宁远

  科技自媒体编辑/撰稿人,擅长科技人物访谈和科普文章写作,其文章曾多次刊登在《新华文摘》。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