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志丨林巧稚: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

大美科学 2019-01-18 作者:淼淼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

  新出来的太阳比什么都好,我爱这明朗的天空和这明朗天空下的生活。

  

  林巧稚,福建省厦门鼓浪屿人,中国妇科、产科医生和医学科学家,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的院士)中唯一的女性。

  林巧稚终生未嫁,但她却有最赤诚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她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堪称中国版的特蕾莎修女。

  “鼓浪屿的女儿”

  林巧稚于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徒家庭,是林家的第三个女儿。林巧稚父亲林良英早年随祖父去南洋谋生,在新加坡的教会学校学习英文。回国后以教书和翻译为生。

  

  林巧稚故居

  五岁时,林巧稚的母亲不幸患宫颈癌。眼见着身患宫颈癌的母亲,因无法医治,在无奈中死去,使得当时还是个孩子的林巧稚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第一次立下了学医的宏愿。

  

  第一张照片以及兄妹等合影。合影照中,后排左一为林巧稚

  第二、三张照片为林巧稚母亲何晋、父亲林良英。

  巧稚五岁时进入英国传教士所办的幼儿园读书。1908年,上蒙学堂(女子小学校),之后,巧稚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1913年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院并留校任教,是位不折不扣的“鼓浪屿的女儿”。

  

  在厦门读书时的林巧稚(中间为林巧稚)

  考入协和

  高中毕业后,林巧稚获得一份令人向往的工作----留校任教。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并想成为一名医生。正在这时,她从朋友和卡琳小姐那里得知北京一所美国人所办的医学院将要在全国招收25名学生的消息,于是她决定前往应试。在卡琳和父兄的支持下,林巧稚第一次离开厦门,到上海的一家教会学校参加考试。

  

  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考场原址

  1921年,林巧稚赴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教会开办)入学考试。最后一场是英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林巧稚忙放下试卷,上前急救,结果最有把握的英语没有考完。原以为会落榜,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原来,她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展现出的英语交流能力、舍己为人的精神和镇定自若的素质,再加上她在考试中完成的题目全部获得了高分,这些都引起了校方注意,最终被破格录取。就这样,20岁的林巧稚如愿以偿地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

  

  林巧稚在工作

  入学后,等待林巧稚的是三年预科、五年本科的八年学业长跑,到毕业时,入学时有25人的班级,只剩16人坚持到最后。以超人毅力完成学业的林巧稚独占鳌头,赢得学校授予的最高荣誉文海奖学金。按规定,这份荣誉,每届毕业生只有一人能领取,而且是以五年本科学习的积累表现为标准。

  

  8年的苦读,林巧稚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毕业后,林巧稚成为留院执医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当时,几乎协和医院每一个科室的负责人都向林巧稚抛出了橄榄枝。可她,却选择了当时尚在起步阶段,被人们认为“没有什么前途”的妇产科。

  

  在旧中国,生孩子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当时婴儿的死亡率高达16%,产妇的死亡率也有1.5%。林巧稚不忍心产妇们继续在接生婆们不够科学的助产方式下挣扎,为了向“妇女不能持刀”的陈腐观念挑战:为了那些苦难中的中国妇女,也为了在无奈中死去的母亲:她选择了当时被许多人所鄙薄的妇产科。她希望能让同胞姐妹们都意识到科学生产的重要性。

  当时林巧稚的聘书上写着:聘任期间不得结婚。林巧稚一生未婚,后来她说:“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

  

  林巧稚毕业照

  成为妇产科医生

  

  当林巧稚还是个助理医生的时候,她就遇上了人生中第一个大考验。一天深夜,一位年轻的妇女子宫破裂,流血不止,林巧稚当时还是助理医生,无权处置这样的病人,只好迅速向科主任报告危急情况。眼看着病床上的妇女脸色越来越苍白,眼神也处于涣散边缘,林巧稚十分着急。这时,科主任做了一个决定,让林巧稚自己处置患者,为其进行紧急手术。收到消息的林巧稚毫不怯场,她立即通知了手术室,果断站上了手术台,完成了医生生涯中的第一例大手术。

  

  1929年7月1日,林巧稚正式成为了协和医院妇产科的住院医生,开启了自己50多年的医生生涯。从此,协和医院妇产科多了一位喜欢穿旗袍,走路飞快的瘦小的女医生。而这位女医生,也成了协和医院最忙碌的一个人。半年后,她被破格提升为协和医院住院总医生。在职称评定制度森严的协和,这是一般人要走上5年的路,却被她半年就走完了。而她,也成了当时协和医院妇产科职位最高的中国女性。

  祖国更需要我

  

  林巧稚(右一)在美国进修

  林巧稚曾两度出国。一次是1932年至193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而另一次则是1939年至1940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当时曾有人劝林巧稚留在海外,芝加哥大学著名妇科专家艾蒂尔甚至还推荐她留校。不过林巧稚觉得,海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虽好,但多灾多难的祖国更需要自己。于是,她毅然踏上了归途。

  

  青年时期的林巧稚

  献身医学

  

  协和医院妇产科部分医务人员合照(第一排左四为林巧稚)

  回国后,林巧稚继续在协和医院供职。新中国成立后,年已半百的林巧稚怀着无比兴奋激动的心情,投入到了祖国医疗事业的建设当中。她历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1955年还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工作很多,但她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妇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上。

  

  1956年,毛泽东和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亲切握手

  她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负责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由她指导、宋鸿钊教授研究的《绒毛膜上皮癌和葡萄胎的诊断处理》这一课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她攻克的“新生胎儿溶血症”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她培养的学生遍布于中国各地。

  她还主编了《妇科肿瘤》等学术著作,以及《家庭卫生顾问》《育儿百科全书》等科普读物。她非常注重临床实践,在国内外已经享有盛名之后,仍不脱离临床第一线。在科研上,她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并力求做到一丝不苟。为了得出中国妇女骨盆尺寸的正确数值,她亲自查阅上万份病历,而不叫助手代理。

  

  《妇科肿瘤》

  看病不看人

  

  林巧稚在检查初生婴儿的健康情况(资料照片)

  林巧稚从医近60年,向她求医问药的固然有不少妇女界名人,不过更多的却是一般民众。她的原则是看病不看人,不管是谁,都一样的尽心尽力。

  

  林巧稚在湖南湘阴县关公潭公社王家寨大队给女社员检查身体

  

  上世纪50年代,林巧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妇女宫颈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内蒙古有位女工因新生儿溶血病连续夭折了三胎,当她第四次怀孕时,做母亲的强烈愿望使她写信向林巧稚求助。新生儿得溶血病,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成活的先例。为了圆这位女工的母亲梦,林巧稚查遍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最后通过做用婴儿脐带换血的手术,使婴儿得以平安出生和健康成长。

  

  1962年,林巧稚大夫等成功抢救一名患新生儿溶血病的孩子

  至于经她接生而降临世界的婴儿更是难以统计。虽然林巧稚终身未婚,也没有孩子,但经她接生的许多小生命的出生证上,常签上温暖的英文“Lin Qiaozhi’s baby”(林巧稚的孩子),为了表达对林巧稚的感谢之情,不少妇女还把自己的孩子起名为“念林”、“爱林”、“敬林”和“仰林”。

  

  图为出生婴儿家长寄给林巧稚的照片

  美国医生约翰·斯·鲍尔士在《西方医学在中国宫殿——北京协和医院》一书中。曾经这样评述过林巧稚:她在国民党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优异的医学事业,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达到了顶峰。在中国,她被看作是一个医生英雄。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在为其举行的追悼会上,其遗像两旁悬挂着两幅4.5米高的挽联,上联曰: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下联曰: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这60个字可谓其60余年奉献人生的概括。

  

  林巧稚一生未婚,

  82年的生命,

  她悉数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

  她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她也对生活有着浪漫的向往。

  可她知道,她一旦结了婚,

  一旦有了孩子,

  势必要照顾家庭,

  就不能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事业

  可是她爱她的事业,

  她爱她的病人们,她爱她的产房,

  于是,她放弃了自己的生活。

  

  她没有过自己的孩子,可她的手上,却接生过5万多个孩子。她怀着非凡的爱,做了一辈子不平凡的事。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