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拥有向中国航天人致敬的力量

未来事务管理局 2019-01-28

  昨天,刘慈欣下了从阳泉过来的火车,直奔北京航天城。 

  这里,未来事务管理局组织的《流浪地球》航天城观影活动正进行到一半。 

  台下坐着的,是数百位中国航天人——其中包括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和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冬 

  黑暗中无比安静,能听见观众的呼吸和轻轻的啜泣。 

  这部电影确实足以向中国航天员致敬,因为它代表了勇气与希望,也代表了中国科幻在今天艰难的环境下可以突出重围。”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表示。 

  

  观影结束后,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授予了刘慈欣“航天文化大使”称号。他鞠躬很深,对围上来的记者说道: 

  “在我们写科幻的人心里,航天员拥有不一样的分量。我是写科幻的,他们(指导演团队)是拍科幻的,我们玩的都是自己的想象世界,而在座各位是把科幻变成现实的人。航天员,他们是人类里少有的,到过地球之外的人。如果将我们人类比喻为在非洲荒原上行进的人,他们就是走在最前面的那群。所以我一直对航天员抱有特殊的尊敬,这部作品,我是最希望让他们看到的。” 

  

  一、流浪地球,一出现代版愚公移山 

  人类永远呼唤英雄,这是大众持久的需要。 

  小时候,我们读过后羿、嫦娥、夸父和孙悟空,故事家喻户晓,但近代以来,少有一部作品能在英雄叙事、家国情怀和大众娱乐之间找好平衡。 

  《流浪地球》带来的惊喜,是一件所有人都等了太久的事。 

  故事开始于太阳内核老化,地球将被吞没。此时,人类作出的选择,是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 

  人类穷尽所有力量建造了10000台发动机,推动地球飞向深空。其中有一个桥段,是地球要离开太阳系,就要借助木星的引力。 

  电影截取的正是这段情节。 

  这是一场历经2500年,100代人的壮阔迁徙。但和西方灾难大片不同的是,《流浪地球》更像一个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遇到危机,出逃是最经济的选择。就连刘慈欣自己也坦言:“我是百分之百的飞船派”,因为从科学角度来说,推动整个地球前进,把能源消耗在巨大的地球质量上,是一种浪费。 

  但“带着地球逃亡”的美感,远远高于“乘着飞船逃亡”。其中暗含的,是中国人的寻根情结。带着家园走,不是西方思维下的想法。 

  “回乡情结隐藏在连我自己没有看到的深处。”写完《流浪地球》小说后,刘慈欣曾如此承认。看完成片,他感到,电影把东方文化对家乡、土地的依恋在太空尺度中表现出来了。而这是他用文字没能做到的事。 

  二、我们如何把英雄主义和家国情怀讲得舒服 

  好莱坞大片总能巧妙地将美国梦和爱国情怀转化成大众语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拯救大兵瑞恩》《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和《美国队长》都是绝佳例子。 

  这些电影中的美国大兵和NASA宇航员通常幽默睿智,军人名牌、印有NASA logo的马克杯、星条旗配色的盔甲会反复出现,提醒观众: 

  电影背后是美国军方、NASA等政府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 

  反过来,这些作品也成了美国绝佳的宣传片。观众们不会对此感到不适,只要电影讲的故事够真实,共情,足以动人。 

  著名影评人严蓬表示,一部电影有99%的东西应该是全人类共通的:亲情、爱情、勇气、责任。任何一个主题,不会有东、西方区别,而一部电影中的东、西方表达,却可以截然不同。 

  自始至终,《流浪地球》都是一个关于“家”的故事。预告片第一个镜头从家庭开始,墙上的福字,父子的羁绊——大灾难面前,中国人尤其注重家庭关系。 

  电影将“家”的概念进行了复现和升华,主角始终具有双重身份,既要保护家人,也要保护人类的家:地球,所以排除万难,也要带着地球一起走。 

  这些个人情绪和外化的灾难连载一起,通过东方角度走向了全人类的终极体验。 

  “从家庭情感发展到一种对整个人类的大爱,这种哲学思想在世界科幻里都很少见到。”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韩松说。 

  三、科幻是国家实力的晴雨表 

  “科幻片里,中国人的脸再也不尬了!” 

  1月20日,未来局举办的《流浪地球》超前观影会后,很多人这样感叹。其实,是我们忘记了某种电影类型背后更深远的意义: 

  当一个国家真正有军事实力的时候,才能拍出好的战争片,比如《红海行动》;当一个国家真正有科技实力的时候,才能拍出好的科幻片,比如《流浪地球》。 

  刘慈欣反复提到:一个强国,走在文化最前锋的就是科幻作品。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产生了弗兰肯斯坦,美国在7、80年代诞生了太空漫游、银翼杀手、星球大战,现在也轮到中国了。 

  现在,我们有移动支付,生物科技,暗河溶洞上的宜万铁路,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丹昆特大桥,还有北斗导航,载人航天能力,天宫一号空间站,落月的“嫦娥”探测器。今天,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并列。 

  从细微处到大环境,我们逐渐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科技有了真实的体味。 

  这一切,为《流浪地球》电影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技术语境和孕育的土壤。 

  不经意间露出的made in China、操作面板上的汉字、中国境内的行星发动机和地下城……这一次,中国元素“不违和”,中国航天员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轮廓,是因为我们本来就能做到。 

  此前,玉兔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开设微博,在网络走红,背后“师父们”的形象跃然网络;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掩面哭泣的照片刷屏了,因为这些表达简单而有力。 

  将航天精神转化为科幻作品的尝试也不断出现,比如科幻先驱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凌晨《天隼》,以及刘慈欣《中国太阳》。 

  前一阵,未来事务管理局的“探月工作坊”请科幻作家参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亲历嫦娥四号升空的过程,然后写出探月主题的科幻小说;还有为月球车开设微博,以个人身份和官方共同维护运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大众娱乐或重工业产品——科幻片,小说,漫画,周边,等等。 

  正是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努力,才会诞生《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此前,中国少有一流电影能够大篇幅直接表现中国科学家和航天员—— 

  这个群体谦逊,努力,拼命,创造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为了全人类而探索。这样一群血肉丰满的拓荒者形象,《流浪地球》成功做到了。 

  “航天员是人类派往未知世界的探索者。这样的电影同时也鞭策了我们,中国航天员必须具备(影片中)这种担当和能力。”航天员陈冬说。 

  

  △ 从左至右: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冬,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科幻作者刘慈欣,《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 

  还有航天人说:“这部电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好表现。” 

  这些话面前,“科幻电影元年”都是次要。 

  过往的怀疑面前,所有人的耐心、坚持有了意义。因为这部电影,拥有向中国航天工作者致敬的力量。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未来事务管理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