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891947964,3853161215&fm=26&gp=0.jpg

脑卒中就像“一阵风” 短期反复出现这些症状应警惕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12-12 作者:韩蕊

  12月的一天清晨,寒风凛冽,连续玩了两天一夜手游的27岁小王,刚准备下楼取外卖,门打开后,人却随之倒地;几乎同时,70岁的陈大爷照常起床准备外出锻炼,可就在穿外套时,突然觉得自己的右手越来越不听使唤,右腿软绵无力,刚想呼喊家人,发现话也说不清楚,一激动,跌倒在地。二位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急诊后,经过问诊、查体、影像学检查等,医生均诊断他们患了“脑卒中”。

  脑卒中常被百姓称为“中风”,是指它的发生像风一样迅速和突然,而脑卒中的“卒”是指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快速死亡。脑卒中因其发病急、预后差、致残率高、并发症多、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预期寿命。那么,脑怎么就“卒中”了呢?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脑卒中呢?

  人的大脑组织需要从血液中获取大量氧气,一旦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者发生堵塞,就会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文章开头提到的小王就是出血性卒中,而陈大爷则属于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又被叫作脑淤血,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脑出血,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另一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缺血性卒中又被叫作脑梗死,是由于支配脑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引发,根据成因不同分为两种,一是脑血栓,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血液病等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斑块或血凝块,日积月累,脑血管逐步堵塞;二是脑栓塞,栓子顺着动脉血流进入脑动脉,卡在细小的血管里产生栓塞,造成相应区域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脑卒中真的“说来就来”,没有一点迹象吗?其实并不是,脑卒中的征兆往往只是没有被注意到而已。其实陈大爷发病前一周就经常觉得右手刷牙使不上劲,右腿走路有点拖步,但是休息一会,上述不正常的症状又消失了,因此陈大爷自己也没当一回事。这些都是脑卒中的发病预兆,陈大爷在一周前就应该及时就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抓住脑卒中发病的“蛛丝马迹”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脑卒中预警症状。通常情况下,这些症状多是一过性出现的,很快消失,不典型,但如果一个时期内反复出现,就应予以足够重视,及时就医:

  1.突发肢体无力。如胳膊抬举费力,走路时一只脚拖步,一侧嘴角歪斜、一侧嘴角流口水等。

  2.突发感觉障碍。如一侧肢体麻木感、蚁行感。

  3.突发视觉异常。一过性黑曚、失明,视物成双或叠影。

  4.突发语言障碍。言语含糊,吐字不清,表达困难,口吃结巴。

  5.突发听力下降,头晕耳鸣。

  6.突发剧烈头痛,且疼痛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出现变化。

  7.突发遗忘和记忆力障碍。

  8.突然没原因的困乏、睡不醒,或者性格情绪改变。

  脑卒中一旦发生,如何在第一时间识别它,缩短就诊时间呢?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脸。要求患者笑一下,观察其嘴角歪不歪,两侧是否对称。通常脑卒中发生时,患者嘴角歪向一侧,两边脸部不对称。

  2.手。要求患者举起双手,观察患者两只手高度是否一致,询问其肢体是否一侧麻木无力。

  3.语。请患者重复说一句话,观察其是否听得懂、是否讲话含糊,或表达困难。

  如果发现有上述情况存在,务必记下患者发病时间,并立即送医。千万不要抱有“等下自己就好了”或者“睡一觉应该会好一些”等错误想法,以免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韩蕊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