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后切忌立即洗胃 这些“野蛮”施救行为有害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12-20 作者:王艳 |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患者家属采用错误的急救方法,让原本可以挽救回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故事,并从中学一些急救常识。
故事一
一次夜班出诊,病人主诉农药中毒。救护车很快到达现场,家属已经把患者抬到了路边。
患者为一名三十多岁女性,闭着眼不说话,呼喊她也没有回应,身上湿漉漉的,农药味非常浓,口鼻处流着泡沫,但口面尚无明显苍白紫绀的表现。
当时从我的第一反应来看,患者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以对护士说:“赶紧开通静脉,阿托品10毫克静推。”
随即我拿出手电筒去检查患者的瞳孔,然而我在扒开患者眼睑时她有有睫毛反射。我心里疑惑道:“患者并没有昏迷?这只是一个癔症状态?”(注:癔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即精神刺激后导致的木僵状态,身体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
随后我检查了她的瞳孔,发现双瞳孔并没有重度有机磷中毒典型的针尖样,只是略微缩小。我听诊患者的双肺,却是满布湿罗音。
“无反应、浑身潮湿(出汗)、双肺湿罗音(肺水肿),以及口鼻分泌物增多带泡沫都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但是瞳孔没有明显缩小却又只符合轻度中毒表现,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心里思索着。
我问家属:“她到底喝了多少农药?”患者的老公回答:“不多,一小口吧。”
“那怎么会有这么浓烈的农药味?”我问。患者老公回答:“药瓶打翻了,农药撒在她身上了。”
我接着问:“她身上为什么会湿漉漉的?而且口鼻会有泡沫?”“因为我们给她灌水‘洗胃’了。”患者老公回答。
我有些生气地问:“你们为什么要灌水‘洗胃’呢?”一群家属相互看了看,疑惑地回答:“农药中毒不是应该立即洗胃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啊。”我听了家属的话一直摇头。
真相已经清楚了,我立即对护士说:“病人不是重度中毒,只是轻度,所以阿托品不能用10毫克,只能用1毫克。”
护士点头,只推了1毫克的阿托品,推药后一分钟再检查,患者瞳孔已经有明显的扩大(说明阿托的用量已经足够)。
这个病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此后再遇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使用阿托品都是1毫克静推,半分钟重复一次,直到阿托品化为止(用药足够)。同时,由于这个病例家属是用碗给患者灌水,呛到肺里的水不多,所以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最近遇到的另一个病例截然相反。
故事二
有一天中午11点出诊,患者为24岁女性,主诉农药中毒,地点为城南某城中村。在赶往现场的途中,我用车载电话联系家属,连续拨打了几次都无人接听。救护车赶到现场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20分钟。
刚进病人家院子,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农药味。在院子的拐角处,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女人,女人耷拉着头,没有反应,男人在猛烈地拍打着女人的背,大声呼喊着:“吐出来啊!快点吐出来!”
两人旁边有一根水管哗啦啦流着水,患者口鼻有泡沫溢出。一看这情形,我知道家属肯定又给病人灌水“洗胃”了,于是一个健步冲过去,边摸着病人的脉搏边观察其呼吸,同时大声呼喊:“醒醒,能听到我说话吗?”然而患者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呼吸和脉搏。
我立即将病人放平,急忙开始了胸外按压,吩咐护士和担架员分工开始抢救。
患者的老公焦急地问我:“怎么样啊?医生!”我回答:“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我们只能尽力抢救!”
很快,时间过去了30分钟,除了气管插管后从患者肺内抽吸出大量带泡沫的液体,其他的没有什么特殊。当然,患者也始终没有任何生命恢复的迹象。
按照惯例,抢救30分钟无效,就得放弃抢救并宣布死亡了,但是家属苦苦哀求。患者老公大哭道:“医生,求求你再救救她!我们的孩子才3个月啊!”患者的婆婆和公公也抹着眼泪。
听了一家人的哀求,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本来有着怒火的我也没心情再说什么责怪的话,只好将患者送往医院继续抢救。送到医院后,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接手抢救,但是患者仍然没有丝毫恢复生命的希望。
医生有话说
我想起躺在急诊室病床上年轻的患者,想起3个月嗷嗷待哺的婴儿,心中很悲凉。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上演?农药并没有让患者最终被毒死,但灌水洗胃、胡乱将病人扶起、随意喂食喂药等“野蛮”施救,最终无法挽回患者的生命。
请读者记住,在身边患者面对危机情况时,不是非要做些什么才是急救,很多时候拨打120就是对患者最大的帮助。不要过多处理、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不要随意喂食喂药,这是现场急救的三条最基本原则。
对于中毒的现场处理,应管理好患者的气道,对于意识不清者应让其采取侧卧位,这样有利于口鼻分泌物引流,同时擦拭其身上沾染的农药,防止皮肤吸收,此外,拨打120后过多的不要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意识不清和不愿意配合的患者,严禁对其灌水催吐。催吐仅限于患者意识清醒且愿意配合时才能够进行,这是因为食管和气管相邻,在患者意识不清或不配合时,灌进去的水很容易呛到肺内。至于洗胃,需要在医院用管子插到患者胃内,在现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这些,不要再做尝试。
作者:云南省急救中心医师王艳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