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都快过完了,为什么还有人这么迷信?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2019-12-12

  作者:Helen

  编辑:Yuki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小伙伴?他们每天每周每月看看自己的星座运势,努力“趋吉避凶”;遇到倒霉的事情,就转发一下杨超越和锦鲤;甚至找对象都得先算一算生辰八字……

  

  微博上常见的“锦鲤转运”图

  在这个人类都能进入太空的时代,神仙显灵的故事早就没什么人信了。不过,古老的迷信可能不流行了,更具现代感的迷信仍然屡见不鲜。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们为什么会迷信?

  人们通常认为迷信的原因是教育水平不足,因缺乏足够科学素养,而相信伪科学现象。照这么说,教育发达的地区迷信现象就会很少见了吧?

  根据培生(Pearson)教育集团公布的全球教育系统排名,韩国和香港在全球教育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但是,港剧里威风凛凛的商界精英,选址都是要请教风水师,或是舞个狮子放个鞭炮什么的。韩剧里漂亮高知的小哥哥小姐姐们遇到人生问题也要去看看水晶球。可见,这两个教育产业发达的城市里,迷信的相关宣传也一点不少呀!

  如果去世界各地转一圈,也会发现,但凡遇到水池,里面一定有硬币,但凡是座桥,上面八成挂着同心锁。

  

  塞纳河上的艺术桥因为挂的锁太多太重,压垮了栏杆,政府决定拆锁避免安全隐患(也不知道是否会影响当初海誓山盟的情侣们)| Wikimedia Commons

  可见,迷信这个事,还真不好完全归因于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动物也会“迷信”吗?

  有趣的是,迷信行为或许不是人类独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最早通过科学实验在鸽子身上发现了疑似迷信的行为[2]。

  斯金纳在实验箱里养了8只鸽子,每隔15秒,会有食物掉入箱子里。几天后,他们发现,这些鸽子变得“神神叨叨”的,有的转圈圈,有的扭脖子,或者把不停地把头拱到箱子某个地方。斯金纳认为,这些鸽子可能在“迷信行为”与天上掉食物之间建立了因果联系,也就是说掉食物是因为它们做出了这些神神叨叨的行为。

  

  著名的斯金纳箱,里面关过鸽子和老鼠 | weebly.com

  如果将间隔时间延长至1分钟,鸽子们的脖子扭得就更厉害了。而想让鸽子“不再迷信”,即否认扭脖子、转圈圈和食物的联系,就没那么容易了——鸽子在做了1万多次动作都没有获得食物后,类似的行为才消失。

  迷信也许是为了找回控制感

  斯金纳在鸽子身上发现了疑似迷信的行为,但是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更广受认可的解释是,人(也许也包含部分动物)总是习惯于寻求事物间的因果解释,尤其对于某个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越想知道原因。如果人们不知道事情为什么发生,就会产生失去控制感的恐慌。

  所以,遇到无法解释的问题,人们就把结果和过程中的某个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冰岛球队的幸运物是一个路锥,是因为他们2016年在欧洲杯赛时取得好成绩,当时合影时旁边刚好有一个路锥。于是这个球队将好结果和路锥联系在一起,走哪都带着这个路锥,路锥本锥还有自己的专属座位呢!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消除比赛因不确定性带来的紧张焦虑。

  

  2016年欧锦赛期间,一个路锥出现在冰岛队合照旁 | 新华社

  不仅是体育界,得克萨斯大学的詹妮弗·惠特森(Jenifer Whitson)在70年代的时候就发现,当经济不好股市较差的时候,报纸上跟占星术、星盘说相关的版面更大、文章更多。于是惠特森联合西北大学的社会学家亚当·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做了个实验,并发表于2008年的《科学》杂志[3]。

  她们让一半的参与者回忆坐在车里发生车祸的经历(失控组),另一半的参与者则回忆一次准备充分的考试经历(控制组),然后让所有参与者分析一个谈判失败的案例。结果发现,控制组更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的失败,而失控组则更多认为是主人公没有进行他的日常惯例行为——踩地板三下。此外,失控组也更容易从无序的雪花屏幕里看到不存在的物体(试图寻找规律的物体)。有意思的是,如果中间插入一个环节,让失控组回忆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比如对选举的重要性等,失控组这种一定要从雪花屏中发现规律的偏好就消失了!只要控制感回归,想到自己很有意义,就能消除这种因控制感缺失而带来的迷信了!

  迷信也有好处?

  通常我们认为迷信是坏事。然而迷信现象迄今依然没有消失,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科隆大学的达米西等人(Lysann Damisch)发现,迷信能让人更安定,坚信自己的好运,随后在日常任务里表现更好[4]。在她/他们的实验里,研究员给参与者一个“幸运球”或普通球(同一个球,但是和参与者说法不同)来激发他们的迷信行为。结果,得到“幸运球”的参与者在之后的高尔夫击球游戏里获得了更多分数。

  此外,在他们的另一项实验里,参与者需要带上自己的护身符,并和研究员聊一下这个护身符。随后研究员把护身符拿去另一个房间拍照。研究员回来之后,一半参与者能拿到自己的护身符,另一半参与者被告知“相机坏了,等一下还他们”。后来,带着护身符的同学们认为自己更有信心完成后续任务,而且他们也真的在随后的记忆测试游戏里表现更好。

  

  带上护身符,会让参与者获得更好的表现 | pixabay

  这么看来,随身带上偶像的照片说不定真的会有些积极作用哦。当然,就算有idol的精神鼓励,也不会让你平白无故从青铜变王者的。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作者名片

  

  排版:凝音

  题图来源:nanrenwo.net

  参考文献:

  [1] Pearson launches The Learning Curve. (2012). https://www.pearson.com/corporate/news/media/news-announcements/2012/11/pearson-launches-the-learning-curve.html

  [2] Skinner, B. F. (1948). '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8(2), 168.

  [3] Whitson, J.A., & Galinsky, A.D. (2008). Lacking control increases illusory pattern perception. Science, 322, 115–117.

  [4] Damisch, L., Stoberock, B., & Mussweiler, T. (2010). 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 How Superstition Improves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7), 1014–1020.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