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叹气来治,今天你叹气了吗?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9-12-19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2019年快结束了,又要写年终总结了!哎!

  年初定下的目标实现了多少?哎!

  有对象了么?哎!

  挣钱了么?哎!

  人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感到压抑时会不由自主想要叹。叹气也不能解决问题,叹气又有什么用呢?

  这问题不仅我们有疑问,科学家也好奇。2011年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颁发给了挪威奥斯陆大学心理学教授Karl Teigen,以表彰他发现人们叹气的原因。

  Karl Teigen教授认为,叹气可能和哭泣一样,同属一类情绪表达方式。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老鼠也会叹气

  其实他并不是第一个研究叹气现象的人,波兰科学家Stefan Soltysik用老鼠做过实验,发现老鼠叹气是一种放松,也就是我们说的“松了口气”。

  实验发现,老鼠每小时“叹气”28次。每次叹气都遵守一定额规律,即,在正常呼吸时,增加一次急促的深呼吸,然后再呼气时,比平时深2-4倍、时间也更长。

  随后,研究者对老鼠进行了条件反射的训练:在电击尾巴的同时伴随光线或者声音刺激,使得光线或者声音成为危险的条件刺激。

  实验过程中,有时候在危险刺激之后,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不会伴随电击,也就是说新的刺激是安全、或者说危机解除的信号。

  之后,研究者观察老鼠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结果发现,虽然在危险刺激下叹气会增加,但是在听到危机解除的信号时,老鼠叹气的次数比平时增加了20倍。因此,作者认为叹气代表着放松警惕,甚至可能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告诉其他老鼠,已经没有危险了。

  伴随负面情绪出现?

  Karl Teigen教授想知道人叹气和老鼠叹气的原因是不是一样。于是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叹气的实验。通过了解叹气的一般情况、想象叹气场景、最终引发叹气,来研究人为什么会叹气。

  首先,Karl Teigen教授通过问卷了解被试者一般叹气发生的时间。结果跟我们想的差不多,叹气往往跟负面情绪有关,比如失望、受挫、无聊、渴望等。另外,人们在公开场合和私下叹气的频率差不多,这说明叹气本身可能不是一种与人沟通的方法。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接着,他们让被试者想象在不同的情景中自己或者别人叹气的情景,比如在咖啡馆、在海边、在看信、在电话里叹气,然后指出为什么会叹气。

  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别人叹气的时候,更多是处于悲伤中。但人们自己叹气的时候,更多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换句话说,不论社会上是多么鼓励我们去理解别人的感受,人们也会经常性地错误理解别人叹气的原因。

  最后,实验者让被试者独立完成一个不可解的谜题,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人们叹气的次数。77.8%的被试者会叹气,且大多发生在失败的回合之间。大多数人都觉得很有挫败感、但很多人否认自己曾经叹过气。

  Karl Teigen教授认为,人们从最开始的努力到失败后叹气,可见叹气是一种“投降”的象征。在讨论中,研究者指出,由于哭泣一般也遵从“受挫→抵抗→感到无助→沉浸于挫折感”的规律,因此叹气可能和哭泣同属于一类情绪表达。

  叹气竟然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到此,还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叹气有什么作用。比利时卢汶大学Vlemincx研究者和他的同事提出了“重启”模型。

  研究者认为,当我们一直保持单一的规律呼吸时,肺部会变得有些僵硬而不利于空气交换。因此在普通呼吸中加入叹气,可以帮助肺泡的扩展,就像是重启了呼吸系统,更好进行工作。

  研究者记录了被试者在平静坐20分钟后的呼吸状态,分析比较了叹气前后的呼吸。结果发现,就在叹气之前,呼吸的频率和吞气量开始发生变化。

  在叹气调节呼吸变化的这一基础概念上,Vlemincx从生理及心理两个角度对叹气进行了解释。由于呼吸本身与唤起程度有关,唤起太高会呼吸紊乱,唤起程度太低又会呼吸节奏单一,因此也叹气也是调节唤醒程度的一种自然表达。

  另一方面,叹气也与放松的状态有关。

  比如,在感到安全之后,叹气会更多,随着叹气动作的发生,肌肉也会得到放松,也就是说叹气本身就可以让人感到放松,身体的放松还可能强化叹气。

  叹气可能成为对于压力和消极情绪的一种条件反射,后续的研究也的确发现在消极情绪或者激烈情绪刺激下,呼吸变异性会产生变化,被试叹气次数都频繁。

  终于写完这篇,不过想想还有那么多其他事情要做,我还是先叹口气吧!

  参考文献:

  1. Soltysik,S. & Jelen, P. (2005). In rats, sighs correlate withrelief.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85, 598–602.

  2. Teigen KH (2008). Is a sigh "justa sigh"? Sighs as emotionalsignals and responses to a difficult task.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49 (1), 49-57

  3. Vlemincx E et al (2010).Respiratory variability preceding and following sighs: a resetter hypothesis.Biological psychology, 84, 82-7.

  4. Vlemincx E et al (2013).Respiratory variability and sighs: a psychophysiological reset model, Biologicalpsychology, 93, 24-32

  5. Vlemincx E et al (2015). Emotion,sighing, and respiratory variability, Psychophysiology, 52, 657-666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