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父母心——张金哲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8

  

  张金哲,我国著名小儿外科专家。1920年出生于天津,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0年在北大医院建立小儿外科专业,成为中国小儿外科重要创始人之一;1958年受卫生部委托开办了一年制小儿外科医师进修班,其学员后来多成为各地小儿外科骨干。从医60年来,张金哲为万余名儿童操刀手术,技术发明改进5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主编或参与著书4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他发明的“张氏钳、张氏瓣、张氏膜”曾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得到了国际认可。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张金哲获英国皇家学会“丹尼斯·布朗金奖”,该奖项被认为是小儿外科界的诺贝尔奖。它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推选出一位在小儿外科届有着突出贡献的人。30多来在我国的医学届只有一位医生获此殊荣。

  2000年的一天,在意大利辉煌宏大的苏莲托宫殿中,200多名小儿外科专家的目光,集中投向了一位身材高瘦,满头银发的中国老人。英国皇家小儿外科学会将丹尼斯·布朗金制奖章授予了这位老人。他就是张金哲院士。

  张金哲院士认为获得丹尼斯·布朗金奖,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而是代表了中国小儿外科的水平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此次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张金哲在小儿局部麻醉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通过自己的言传,更通过自己的身教,张金哲的医德修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同时也影响了很多患者。

  没有西方的先进设备,如果进行全身麻醉,小孩就无法正常呼吸;如果套用成人局部麻醉的方法,小孩自我控制力差,手术很难进行。张金哲开创的深度睡眠,辅之以局部麻醉法,是让小孩通过药物先进入睡眠状态,但保证小孩的正常呼吸和身体机能,然后进行局部麻醉,到目前为止,该方法依旧运用于小儿手术中。

  建国初期中国的医疗水平还很落后,由于当时卫生条件不同,产房里流进一种叫做皮下坏疽的病。这种病的传染性极强,房间里只要出现一例,其余孩子就难以幸免,婴儿得上几乎就等于宣判了死刑。新生儿皮下坏疽病的死亡率将近100%,染上皮下坏疽的婴儿通常一天内发作,一星期内就会死亡,医院当时对此几乎束手无策。张金哲和病例科的同志们一起研究这个病,在尸体上做实验,他认为切开脓包可能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是一直得不到医院的支持。

  张金哲一直想要尝试手术治疗方法,但始终无法实践。不久,上苍给了张金哲一次机会,但他没有想到,这次决定他命运的机会,竟是自己的亲人。张金哲刚刚出生的女儿,不幸也染上了这种必死的皮下坏疽。

  张金哲准确判断治疗时间。很快给女儿做了手术,但他并不确定手术治疗是否能够成功。如果手术失败,刚刚来到世间的女儿将夭折;但如果手术成功了,得救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女儿,染病的成千上万的小生命也将获得生的机会。

  张金哲手术的成功挽救了女儿的生命,也印证了他一年多来,一直坚持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正确的。新方法很快被大家接受并推广,无数刚刚降生的生命得到了救治,那一年,张金哲只是一位不到30岁的住院医生。

  那两年间,新生儿死亡率高达30%,差不多每三个新生儿就会有一个夭折。1950年,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在北大医学院正式成立了小儿外科。年仅30岁的张金哲成为中国第一位小儿外科医师,一人独撑起一个专业。

  从那时起,张金哲就担负起小儿外科医生的重任,他带动了行业的发展,并获得国际认可。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根本没有专门生产小儿外科器械的工厂。张金哲就亲自改造一些成人手术器械,并根据小儿手术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新的工具。他制造的50多种手术器械,不仅在国内得到推广使用,有些还被其他国家采用。从医60多年,张金哲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职业素养,他跟每一位病人努力的沟通,真诚的交朋友。张金哲一直坚持告诉病人自己的名字,他的每件白大褂上都鲜明的印着外科张金哲五个大字。每一次出诊时,张金哲都会起立迎接患者,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60多年。

  这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为中国的小儿外科事业奉献了大半个世纪,到今天他还在继续。中国院士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们采访的很多院士他们都是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在丰富着一个行业的历史。正像我们今天采访的张金哲先生,他正是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还有高尚的医德在诠释着中国院士这四个字沉甸甸的份量。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