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梁思礼:屡经磨难 不改航天报国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9 |
1964年6月29日甘肃酒泉导弹发射基地,所有的人都在翘首以盼。在这里即将发射东风2号弹道导弹,经改进后的我国第一枚中程地地导弹。在这次试验中连续三发导弹的发射都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
导弹的成功发射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导弹控制系统的负责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之子,38岁的梁思礼就是其中之一。
谈到自己的父亲,梁思礼回忆道:“我认为梁启超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之一。我父亲对孩子严而不苛,是一个严父并不溺爱我们,而是循循地诱导大家。应该算是一个开明的父亲。”
在梁启超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梁家的子女全部都学有所成。在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对梁思礼这个在自己知天命之年才生下的孩子。梁启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
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里,年幼的梁思礼获益良多。不幸的是梁启超在梁思礼幼年的时候就与世长辞。
1929年1月19日,56岁的梁启超在北京去世。当时的梁思礼还不满5岁,父亲的早逝是他心中永远的伤痛。然而梁启超的拳拳爱国之心,却并没有随之淹没。他通过遗嘱和梁家的其他人传递给了梁思礼。
在梁思礼看来,受父亲精神影响最深的由其算是三姐,著名社会活动家,梁思懿。“因为她非常活跃,思想上一直很进步,大概1936年就入党,对我的进步思想影响很大。”
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得撑起整个家族的重担落在了梁思礼的母亲身上。梁思礼的生母王桂荃是梁启超的第二任夫人。正是在她的悉心照顾和培养下,失去父亲的梁思礼才能最终成才。“她一直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也像父亲一样,为国家做事。”
在母亲的影响下,梁思礼自幼就立志要报效祖国。1941年,17岁的梁思礼踏上了去往美国留学的客轮。立志报国的他,放弃了在卡尔顿学院高昂奖学金,选择了在美国著名的理工科学校普渡大学学习电机工程,成为了梁启超子女中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唯一一人。
而这份对于工科的追求,却是梁思礼从小就有的志向。“那会儿我才四岁多,因为受到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就想要工业救国,我想学工,就放弃了原来卡尔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申请美国租界法案的那个补助费,一个月只有75美元。后来就转到私营大学普渡大学,学费也比较高,也要从这75块钱里出。”
抱着工业救国的梦想。梁思礼实现了父亲的遗愿,成为梁家人中唯一从事自然科学的人。1949年25岁的梁思礼学成归国。作为控制系统的负责人在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枚中程地地导弹东风2号的设计实验后,1965年梁思礼又开始参与中国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东风5号的设计。
而这项曾经创造多个“中国第一”的“东风-5”系列在设计之初,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顺遂。“东风5号我还是负责控制系统。我们就是八年四弹规划。第一个就是东2甲,之后是射程翻一番的东3中程导弹,然后再翻一番东4,最后是再翻一番东5。原来是准备八年四弹,1965年开始,虽然后来打乱了,可是我们没停顿。
为了提高火箭的质量,梁思礼在设计时大胆的提出了在导弹集成电路上使用增量计算机方案的设想。梁思礼回忆说:“集成电路那会儿刚出现没多久,世界上大概也就几年前才真正有用这个集成电路,而我们早就用上了。但是计算机很难做成,可靠性太低了。所以最后跟十二所的一些同志们从理论上,系统上来,把那个加以修正或者采用另外一种办法,最后把数量用在那个集成电路上,数量减到一半。也就是说,计算机原来是要算加减乘除,我只算加减不算乘除,简化很多。”
梁思礼和他的同事们设计的增量计算机方案,减少了导弹上近三分之一的集成电路,使计算大为简化,极大的减轻了计算机的负担,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火箭的质量。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之后,东风5号终于出厂,并运送到了发射基地。
1971年9月,东风5号首次发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后的第五个核俱乐部成员。
尊重人的兴趣,应该尊重人的人格,我觉得人格的培养这是很重要,人品的培养特别是道德,首先我觉得道德应该比知识,实际上道德比知识更加重要。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韩济生:此生惟愿济众生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