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光炯2.jpg

土壤学家候光炯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2017-05-08

  从自然免耕技术的推广到生态农业县的创誉,从坡改梯农田,到修渠筑堰、抗洪抢险,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就是我国土壤学奠基人——候光炯。

  1905年5月7日,候光炯出生于上海。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先后曾任地质调查研究所、四川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室教授、主任等职务,他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土壤科学研究人才,是我国卓越的土壤学家和教育家。

  作为我国土壤学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土壤科学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达60年之久,在土壤肥力和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发现“光肥平衡”日周期变化的事实;1978年,他提出了“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新理论,使世界土壤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学科;1979年他开始研究“自然免耕技术”,对水田土壤传统耕作做出了重大改革。

  1935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候光炯代表中国土壤学界在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上宣读了《水稻土层次形态与生产力关系》,这是他为中国农业土壤学奠基的第一锹土。

  20世纪50年代,侯光炯扎根于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为祖国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找到了首批橡胶宜林地,开辟了我国第二个橡胶生产基地。60年代,他往返于长江上游广大地区,写出了《四川盆地内紫色土的分类与分区》的研究报告,为中国紫色土壤改良拉开了序幕。从70年代开始,他倾注全部心血进行的“四免四高”的研究,提出了土壤生物一热力学这一土壤肥力学的新观点,并应用这一理论, 加速了农业土壤学进程的研究和实施。

  1979年,已是古稀之年的侯光炯教授来到长宁县竹海镇农村进行应用研究,在这里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自然免耕研究所,并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闯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的路子;之后创建了土壤胶体物理―土壤粘韧率和粘韧曲线,以及土壤胶体热力学十联式PH两种测定方法,并拟定了土壤肥力分类体系,为制定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6年11月4日,候光炯教授悄然离世。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离开我们,他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将浸入在中华沃土之上,永远闪耀着催人奋进的光辉!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科技名家风采录 [责任编辑: 宋金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