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2.jpg

一生中只主动选择了一次

追忆中国工程院院士阮可强

科技日报 2017-05-08

  2010年6月5日,在中国实验快堆燃料元件入堆现场,阮可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前几天阮院士还准备堆工(领域)的会议!一直战斗在一线的老科学家,核工业的宝贝,中国的骄傲,阮院士,您一路走好!”4月29日,中核集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悼念阮可强#,著名核反应堆和核安全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阮可强走完了85岁的不平凡人生。

  无悔的“被选择”

  阮可强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是1950年。当时刚解放,学生报考学校有两个思路:一是报考东北老解放区的哈工大、大连工学院;一个是报考传统的清华、北大。当时社会上流行报考的专业也有两个:一个是航空系,另一个就是机械系。

  有一天,阮可强在报纸上看到,解放后需要建设,机械很重要。报国心切的他就填报了哈工大的机械系和清华大学的机械系。

  高考后,哈工大先发榜,阮可强是机械系第一名。不久清华也发榜了,他是第六名。阮可强选择了清华大学的机械系。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主动选择。

  这之后,他都是被选择:在清华大学上学一年后被通知去苏联留学;在苏联留学7年回国后被分配到二机部;不久又被派到苏联改行学习反应堆;回来后在二机部大楼里工作了五年,然后一直在原子能院工作。

  从1956年到逝世,阮可强一直都没有离开核工业。

  “这辈子我就跟核事业结缘了,不会再去做别的。”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阮可强说,自己这代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思想单一,听从组织的安排,无怨无悔、踏实工作。一个国家核武器的成功研制和核能的发展决定着其大国、强国的国际地位。对于这样的被选择,他不仅无悔而且还觉得很幸运。

  潜心踏实都会有出路

  “他长期从事反应堆物理研究工作,在反应堆物理及核临界安全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科学成就和重大贡献。”同事史永谦评价,阮可强的工作开创了我国核临界安全研究领域,是我国核临界安全奠基人之一,为我国核工业保持良好的核临界安全业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阮可强历任反应堆物理研究室主任、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科技委主任、原子能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生前他曾谈及参与核潜艇压水堆物理设计工作的一段经历。

  当时条件比较艰苦,但阮可强和另外三位同事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了一套物理计算方法,经零功率实验验证,精度好,并应用于堆芯计算工作中,对改进核潜艇压水堆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在秦山核电站以及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简称微堆)等的设计中也得到应用。

  近几年,阮可强仍然致力于具体科研工作,与其他同志共同倡导开发的基于小型回旋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癌中子源装置,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件事,学生夏兆东一直记着。一次他申报中核集团创新团队项目,按照管理制度要求,需要有一个指导者。当他找阮可强做指导者并签字时,先生要了申报材料,仔细查看后提醒要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夏兆东将问题明确回复后,先生才在材料上签字,同意上报。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夏兆东说,与先生经常审查的几千万、上亿的项目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小项目,但这件“小”事体现了先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生前在接受采访时,他勉励年轻人:今天的这个时代是更好的时代,年轻人有更多选择机会。但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都应该务实,只要潜心踏实地坚持往下走,都会有出路。

  简单就容易快乐

  阮可强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1942年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全家从上海逃到老家慈溪。1942年至1945年,他在老家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时代。抗战时期大家生活都很压抑,但阮可强的记忆里也有很快乐的事情:每到春天,田野里满是紫云英,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杜湖、白洋湖。小船在芦苇里穿来穿去,湖水清澈,可见鱼游,大家在河里摸鱼、抓菱角吃。

  人简单了,就容易快乐。

  学习、工作都是如此。阮可强在原子能院工作,家在市里。家里和孩子都由夫人来操心,礼拜天回家他也会做家务。他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家务活就是搬蜂窝煤。

  上世纪80年代,送煤的工人会把煤块运到楼门口,阮可强家住6楼,他和夫人就想法子制作一个吊篮把煤块运上去。后来要自己到煤店去运,他和夫人又想法子,给木箱子安了4个轮子,先把煤块运到楼前,再用吊篮运上楼去。

  生前他说,再想这些事时心里感到快乐、温暖。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