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年年都有新突破 关键依靠这五点

科技日报 2017-05-22 作者:王延斌 于 萍 于 萌

  “2014年我们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15年全省19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我们获得了3个;2016年全省17项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获得了2个,并获得了两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三年三个台阶,寻找每次突破背后的原动力,山东省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刘素香认为有五点可以总结:

  第一是平台。

  “平台是什么?”这是自2000年山科院着手体制改革时,全院上下一直想搞明白的问题。当时,院党委就表示:“需要建立一个平台,把科研方向和项目、团队、条件建设融为一体,把全院有限的人、财、物聚集到一起,强化科研攻关力度。”

  当年6月,“以‘平台’为基础,强化我院优势研究领域,整合研究力量、加强科研装备建设”首次写进该院工作报告。两个月后,山科院《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管理规定》等文件相继出台;到年底,25个技术研发平台相继建立。

  经过14年的不断积累和深化,在山科院,搭平台,引人才,做项目,成产业,这一链条逐渐成形、成熟、推广。由此诞生的大平台、大人才、大项目、大产业逐渐成为该院的“招牌”。

  第二是人才。

  方向确定了,人才的重要性凸显,于是从山科院到各个所,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政策应运而生。

  从激光所的刘统玉到材料所的杨院生,山科院每个所都能找到几个富有影响力的顶尖人才,他们搭建载体,凝练队伍,不断推出新成果。

  没有一个顶尖人才的成长是一步到位的。大人物是从小人物的成长开始的。我们看到,结合国家、省里的相关政策,山科院建立了一系列基金助推人才成长。

  比如说院青年基金(博士项目),它建立的初衷,是因为每一个到山科院的博士,实际上都面临着资历浅、拿项目难的问题。用一块资金去支持博士选定方向,“自由发挥”,三年足以检验博士水平的成色,也能带动这些人才的成长。

  第三是制度。

  每一项获奖的成果都不是孤立的,反推过去都是一个创新链条支撑着这个成果的诞生。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比如,针对高水平论文,山科院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办法,每年评10项左右院优秀论文。为什么这样做?作为以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研究为主的山科院,不仅要在高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块往顶尖里做,更有责任和义务在学术前沿领域有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们设置了这么一种导向,通过论文数量的量变引起质量的质变,乃至将论文转化为成果。

  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非常重要,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下,“好的成果你不用给办法,我也会转化”。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再出台好政策,好激励,或者是好环境制度保障,成果转化便如虎添翼,甚至原来不能转的也转化了出去。

  我们说,什么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培育出好的种子,给他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让他们自由舒展地生长。在这些前提下,山科院出奖励和成果是必然的趋势。

  第四是“地气”。

  2016年,山科院斩获研发经费4.48亿元,纵向是1.85亿元,横向是2.63亿元,授权专利217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横向经费一直在稳步增长,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山科院的成果牢牢地接了“地气”,这是重视产学研合作的结果。

  山科院,不仅立足自己本身的科研方向,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从整个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出发做科研,才能接住地气;只有根据企业需求去搞研究,成果才能落地。

  事实上,多年来山科院跟山东省的大多数地市一直建立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包括青岛基地,临沂分院,菏泽分院,济宁分院等等,这些分支的建立有利于把山科院的科技成果和企业的需求联系起来,跟当地政府的需求联系起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再比如,在跟企业联系的基础上,山科院里建立了院地合作基金,山科院拿出一部分经费,当地政府、企业也拿出一部分经费,大家共同支持联合项目,解决企业的发展难题,这种模式效果非常好。

  第五是合作。

  在强调合作共赢的年代,没有团队能够包打天下。对山科院来说,合作成为科研中的“既定动作”。

  加强跟大院大所大企业的合作,山科院的视野里,既有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也包括国外大学和重点科研机构。比如在国内,从2006年山科院开始与中科院实质性合作,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现在,从而实现双赢。

  比如,本次获奖的“汽车先进动力与车载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是山科院自动化所跟清华大学、中通客车等单位产学研合作的结晶。大家一起争取项目,一起科研,各取所长,也解决了成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真正达到了一个通过优势集成资源共享更好的服务社会的目的。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