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稻作的发展史掠影科普中国 2017-03-16 作者:张莉明 |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我国一句老话,是对人们生活的精准总结。人活着,离不开吃,吃则离不开上面那七个字。当然,现在生活中已经见不到“柴”的踪影,而是以天然气取而代之。这句老话里面,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米”,其他“油盐酱醋茶”都是佐味或者调解品,只有米是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主食。
日常生活中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大米
对于我们现代生活来说,大米也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蒸米饭、炒米饭和大米粥基本上是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家常便饭。那么,有多少人清楚,每天都要被无数人咀嚼的大米到底有着怎样的“身世”呢?
大米,雅致一点的说法是水稻,原产于中国。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一段著名的争论,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认为水稻的原产地是印度,因为在印度中西部的卢塔尔发现了碳化的稻谷,经过碳14测定,判断其距今已有3700年的历史。但是后来,经过对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考察发现,那里已经碳化的稻谷有7000年之久。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挖掘出碳化水稻,是距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早古栽培水稻,距今有14000-18000年之久。这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水稻是发源于我国,然后才向西传入印度,之后经印度传至欧洲。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北至黑龙江省呼玛,南至台湾群岛都有水稻种植地,另外在日本、朝鲜半岛、泰国都是以水稻为主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产出的国家。放眼全球,整个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和大洋洲以及非洲的部分地区都是水稻的生长区域。除了南极洲,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都有水稻的种植。
玉蟾岩遗址,在这里发现了4枚稻谷
玉蟾岩遗址发现的稻谷
我国历代农书都有关于水稻品种的记述。宋代的著作《禾谱》中已经有籼稻、粳稻、糯稻、早稻、中稻、晚稻的划分。这也是目前世界关于水稻种类划分的基础。
在我国,传说是神农氏向人们传播了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的耕耘规划和插秧。这当然只是传说,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史记》中的记载。根据《史记夏本纪》所说“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命令伯益给广大农民分发水稻种子,然后种植在水田中,还命令后稷分给大家食物。而下达这个命令的人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大禹。大禹在我国古代史上比较著名的事件是治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积极推广了水稻种植。
大禹形象画
在我国,水稻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机器以南地区,大米是这里人们的主粮。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地理选择,南北气候温和,雨水充足,适宜水稻种植,另外还有历史选择。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水稻生产的迅速发展。到了唐宋,南方一些主要的稻区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水稻的种植也随着年代发生着变化。从宋代至清代,双季间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主要耕作制度。到明、清时代,长江中游已以双季连作稻为主。太湖流域从唐宋开始在晚稻田种冬麦,逐渐形成稻麦两熟制,持续至今。据《天工开物》估计,明末时的粮食供应,大米约占7/10,麦类和粟、黍等占3/10。
我们所说的水稻指的是可栽培和可食用的水稻,这些是从野生水稻进化而来的。根据从河姆渡遗址中发现骨耜和骨镰等文物,可以看出来在当时,人们已经懂得水稻的种植和收割。早期水稻的种植特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火耕水耨”。这个成语出自《晋书·食货志》,意思是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是古代颇为原始的一种耕种方式。可以想见,这种耕种方式的效率低下。水稻的种植技术,到了东汉有了一个飞跃。在水稻的集中种植地南方出现了较为进步的耕地、插秧、收割等操作技术。继续发展,到了唐朝,南方稻田开始使用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田的质量和稻米的产量,北方则施行耕—耙—耱整地技术。根据《陈旉农书》所记载,南宋时期已经对早稻田、晚稻田、山区低湿寒冷田和平原稻田等都提出了整地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这意味着当时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水稻种植图
中国水稻的发展还与农田水利建设有密切关系。陕西省汉墓出土的陂池稻田模型中有闸门、出水口、十字形田埂等,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稻田水源和灌溉的布局。在水稻灌溉技术方面,早在西汉《氾胜之书》中已提到用进水口和出水口相直或相错的方法调节灌溉水的温度。北魏《齐民要术》中首次提到稻田排水干田对于防止倒伏、促进发根和养分吸收的作用。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创作了著名的《耕织图》,其中包括水稻栽培从整地、浸种、催芽、育秧、插秧、耘耥、施肥、灌溉等环节直至收割、脱粒、扬晒、入仓为止的全过程,是中国古代水稻栽培技术的生动写照。
《耕织图》一景
另外,提到水稻不得不提“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最近他正以被免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职务的新闻再次成为热闻。据悉,他之所以离开行政岗位,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科研。从2000年到2014年,由袁隆平领衔的团队总共实现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到1000公斤的超级稻攻关的四期目标。他不仅对于我国水稻生产居功至伟,他的研究成果甚至对环境世界的粮食压力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茶生产技术 茶文化的起点
下一篇:改变世界的10大发明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