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jpg

1787年3月6日 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诞生

科普中国 2017-03-06

  

  1787年3月6日,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在斯特劳宾诞生。1806年开始在光学作坊当光学机工,1823年担任慕尼黑科学院物理陈列馆馆长和慕尼黑大学教授,慕尼黑科学院院士。

  夫琅和费把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对光学和光谱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光学作坊工作期间,他学习了大量的光学理论,并进行了切实的研究。首创用牛顿环方法检查光学表面加工精度及透镜形状,还亲自设计制造了许多光学仪器,如消色差透镜、大型折射望远镜、衍射光栅等,对应用光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他最具影响力的贡献仍然是发现并研究了夫琅和费谱线。

  1814年的一天,夫琅和费在实验中用自己改进的分光仪,发现并研究了太阳光谱中的若干条暗线,这就是著名的夫琅和费谱线。后来,他还利用衍射原理测出了他们的波长,将多条暗线编制成表,并把其中比较明显的用A、B、C、D等字母标记。在之后的工作实践中,他用这些谱线对各种光学玻璃的折射率进行了测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从而解决了大块高质量光学玻璃制造的难题。后世人们还发现,如果将这些暗线和已知元素的光谱进行对照,甚至可以分析太阳大气的化学成份。

  由于夫琅和费在光谱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因此成为了光谱学的奠基者之一。然而他和其他许多物理学家一样,并没有认识到光谱线的重要性,直到在19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才开始了解它们作为原子或分子发出信号的重要意义。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孔祥宇 [责任编辑: 吕芮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