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jpg

2001年8月4日 科钻1井先导孔开钻

科普中国 2017-08-04

  2001年8月4日,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境内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1井先导孔开钻。科钻一井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从孔钻中获取的固体和流体样品以及井下原位观察与测量的数据,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查明大陆造山带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揭示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折返机制,探索现代地下深部流体与极端条件下微生物,建立长期的地下观察与实验基地。

  在钻井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面临着种种的难题,不仅需要应对硬度很高的结晶岩,大部分的可钻性多数为8~9级,少数岩石的可钻性达到10~11级。而且还要在这样的地层环境上钻进5000多米,并进行全孔连续取心。这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属于高难度钻井工程。

  面对种种困难,科研人员通过不断艰苦奋斗和科技攻关,创造了一套硬岩纠斜的技术方法,尤其是所尝试的纠斜钻进和侧钻绕障技术方案,更是为我国今后类似的钻探工程留下了成功的示范案例。另外,根据结晶岩科学深孔钻探的特殊要求,科钻一井将石油转盘钻机设备与地质勘探取心钻进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适用于硬岩深孔大直径科学钻探要求的组合式钻探技术,从钻探深度、地层硬度和岩心取心率上都成功地满足了工程的要求。同时,在科钻一井中采用的包括顶端的螺杆马达、中间的液动锤、下面的取心筒和钻头三个部分在内的20多米长的设备,更是国际首创。

  正是这些技术的创新和采用,使得工程在最终结束后,实现了全孔平均岩心取心率85.7%,最长岩心达4.25米,而且还留下了一个没有地面干扰的、直径157毫米、深5158米的深井,成为亚洲第一个地球物理综合性长期观测试验基地。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是我国地质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深化人们对地壳成分、结构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探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