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70623501827449089_副本.jpg

一群成都80后 让国之重器蛟龙600飞机耳聪目明

成都商报 2017-06-23

  继大型民用客机C919总装下线,大型运输机运-20交付列装之后,7月23日,“中国大飞机三剑客”集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蛟龙600)总装下线。这一“国之重器”身上有两大宝均为“成都造”——AG600机头,由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承担;而作为“眼睛和耳朵”的通信导航系统也诞生于成都,由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研发。

  昨日,在团市委主办的“菁蓉先锋”成都青工创新沙龙上,AG600通信导航系统和C919通信导航数据链系统的研发团队代表,现场分享了研发故事。

  首架国产大型两栖飞机

  “眼睛耳朵”成都造

  上半身是飞机,下半身是轮船,我国首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本月23日在珠海总装下线,这是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AG600可在水面低空搜索,可在2米高海浪的复杂条件下实施水面救援,一次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可执行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岛礁补给、海上缉私与安全保障、海上执法与维权等任务。它还具备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多项特种任务能力。

  AG600飞机总体技术水平和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我们公司承担了蛟龙600飞机整个通信导航系统的研制。通信导航系统相当于飞机的眼睛和耳朵。”29岁的张梁是中电科航电公司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团队的系统工程师。他介绍说,目前民用飞机通信导航系统几乎完全被国外公司垄断,其所在团队为国内仅有的有实力有经验的民机通信导航系统自主研发团队。

  而这样强势的团队20多人几乎是清一色的80后,全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大部分是硕士研究生。“差不多一半是四川人,其余来自全国各地。”张梁说。

  目前,团队正在进行AG600后续鉴定实验。总装下线意味着全面进入地面联调联试阶段,而试飞则要在鉴定实验做完,通过试航审查后,才能进行。“计划2016年底实现首飞。”张梁表示。

责任编辑:张亨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成都商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