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392766603.jpg

台湾大张旗鼓军演 究竟为啥?

科普中国 2017-06-30 作者:王凤岭

   啥变化:三个变化 

  “汉光33号”演习的特别之处是“首度验证大陆航母舰载机突袭后台防空导弹部队的紧急应变计划”列入了演习课目。与以往的同类演习相比,主要有以下3个变化。 

  一是演习时间大为缩短。以往的“汉光”演习,通常持续2个月的时间,而此次“汉光33号”演习的时间只集中了10天、且在1个月内结束,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二是演习内容显得虚假。其一,台军设置了以22架F-35以及升级版数十架F-16VIDF战斗机与解放军的歼-20、歼-31战斗机对抗,并判定解放军在争夺制空权中并无优势。其二,台军设置了使用台湾的“自造舰艇”突破重围,配合美日舰队击退解放军3个航母战斗群而最终获得胜利的不可信场景。 

  三是想定时间过于超前。以往“汉光”演习均以次年为想定时间,而今年演习的想定时间设定为2025年,超前8年。之所以以2025年为想定时间,是因为台湾防务当局判断大陆在2025年武力攻台的可能性大。同时,汉光33演习是蔡英文当局推出新“军事战略”后的首次军演,反映了对2025年前后两岸面临战略摊牌的判断。

  啥特点: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攻势防卫。演习显示,台防务部门以“着眼防守反击,注重全维攻防,重视有效损毁,强调层层歼灭”来指导演习,旨在秉承蔡英文当局的“防卫固守,重层吓阻新“军事战略”,体现攻势防卫思想。 

   二是突出“制压作战。演习显示,台军想定不仅设置了以战术性岸置火力制压飞弹对大陆实施远距反击,还设想2025年已拥有自研的新一代潜艇和巡防舰,购进了美制F-35战斗机,升级了F-16IDF战斗机等。这表明,蔡英文当局正着力发展对大陆的“制压”能力,重点是发展精确制导弹药、隐身飞机、新型潜艇、智能水雷和网络武器等。

共4页首 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末 页

责任编辑:苏鹏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