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炮兵:我也不想机动啊 都是被逼的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06-10 作者:谢安 |
火炮被誉为“战争之神”,无论是几百年前还是现在的火炮对于地面部队而言都同样致命。由此,如何应对敌军的炮兵就成了各国地面部队的一个重要命题,在现代军队看来最可靠的方案是用我们的炮兵去和敌军的炮兵对轰(请某个几乎步兵班组都能随时呼叫空中支援的军队自觉把自己刨除在外),而机动炮兵理念正是由此而生。
机动炮兵理念
我们先讲述一下这个机动炮兵理念具体的由来,首先假设攻守双方都有火炮,现在攻击方的部队在一步步前进,这个时候他的炮兵也在跟随前线的步兵推进以便随时给予火力支援,在攻防的推进过程中守方的火炮瞄准攻击部队开了一炮。那么攻方就可能通过炮口火光等信息找到守方火炮的位置,然后朝守方火炮射击。
图中为火炮开火瞬间
这就使得守方必须面对一个问题,他开完炮之后敌人的炮兵很可能马上就锁定到他,然后架着炮就向这门守方火炮打一发。而守方火炮想要活命的话就必须在敌人从发现到打出炮弹(或者该说这枚炮弹命中守方火炮射击时所在位置)之前离开,由此就产生了这种机动炮兵理念。当然,对于现代的机动炮兵理念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火炮身上的哪个部位,而是反炮兵雷达。
反炮兵雷达与应对方案
反炮兵雷达可以说是现代火炮在对轰时几乎必备的一样装备,它能通过雷达技术捕捉来袭炮弹的弹道,由弹道加上相关信息(如风向、风速乃至地球自转等会造成弹道偏移的东西)就能通过计算机大略地得出敌火炮位置。当然现有的反炮兵雷达在对近距离目标比如迫击炮的探测精度和效率还算过得去,比如瑞典的“亚瑟-A”反炮兵雷达对迫击炮的探测精度可以达到横向八米、前后十二米,这样的误差范围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反击火力密度来保证摧毁。
图为美军反炮兵雷达
然而这种方法在对付远程火炮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距离较远意味着需要考虑更多的信息而且其中变数更大,这意味着探测精度可能会因此而下降,同时由于距离问题反击火炮的弹着点散步范围也可能会变大。
这还不算完,距离太远会使得炮弹飞行时间与计算机运算量增加,进而使从发现到命中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如果说计算机运算速度还好解决的话那么炮弹飞行时间的问题却几乎是无解。以美国的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为例,其炮口初速为826米/秒,现在我们假设攻击他的这门炮在距离M198榴弹炮30公里的位置打完炮弹就跑了。
通过炮口初速和距离简单计算一下,M198在收到敌火炮的位置之后他的炮弹起码要35秒以上才能命中敌火炮打出射炮弹时的位置。而一个训练有素的榴弹炮炮组可以在开炮后大概20秒(甚至15秒)内整理好火炮和牵引车并驶离,也就是是说他们最少有15秒时间撤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十五秒内开出二百米我都不意外。所以对于这种距离较远的火炮,反炮兵雷达更多的是起到一个缩小范围的左右,然后由战区内最近的空中力量前往清除敌火炮。
现代火炮里对此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自行火炮方案,通过将所有东西整合到一辆车上来消除牵引式火炮在展开、收拢时所需要的时间,比如PzH2000自行火炮就能做到十秒内打出三发炮弹然后马上就能跑。第二,超轻型牵引式火炮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量使用轻型材料使火炮可以被直升机吊运,这样只要打完了挂上绳整门炮就能被吊走,而且这样即使被人不惜一切代价用密集火力覆盖了也无所谓。
在后面我们将分别仔细讲解这两种方案的优劣。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谢安
策划:赵清建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划重点
炮口初速与炮弹飞行时间:我在本文中以M198榴弹炮的炮口初速和目标距离简单做了个除法得出了大概的时间也就是35秒,然而这只是个理论中的数据。炮弹在飞行过程中的速度肯定会因为与空气的摩擦、风力和弹道的弯曲度等方面的问题而不断减少,从炮弹出膛的那一刻起其速度就在不断减少,因此实际飞行时间必然会大于35秒。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