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之王”岌岌可危③无处不在的反坦克炮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20-07-02 作者:翁宗波

  作为最早的反坦克武器,反坦克炮一直是坦克的“老对手”“克星”,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国早在一战时期就已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门反坦克炮——“乐天号”,这是一种能穿透坦克装甲的火炮,它的亮相大大压制坦克的“嚣张”气焰,得到各国“青睐”。

  

  PaK35/36型37mm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的发展大体是依据口径来的。上世纪20年代,瑞士制成20毫米反坦克炮; 30年代德国和苏联研制出37毫米和45毫米反坦克炮;二战中相继出现了57、88、90、100毫米反坦克炮;60年代苏联制成了T-12型100毫米反坦克炮;直到70年代,奥地利研制出105毫米反坦克炮,成为如今的主打口径反坦克炮。

  过去,反坦克炮也叫战防炮,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和装甲目标,有效射程为2公里。它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射角范围小,火线高度低。它与坦克火力相当,但造价比坦克便宜得多,机动性很强,在战场上除了作为强有力的反装甲火力,还可用于反人员、反工事,常常作为步兵的伴随火力。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

  按内膛结构划分,反坦克炮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按运动方式划分,反坦克炮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反坦克炮如今多采用轮式底盘,主要是降低重量提高机动性能。

  反坦克炮能击穿厚厚的坦克装甲,关键在于其炮弹威力。反坦克炮的不断革新,根本目的在于使打出去的炮弹更快更猛,穿甲威力更强。反坦克炮的主要弹种有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

  穿甲弹历史最久、威力最强。早期的穿甲弹是实心的,弹丸头部一般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制成。后期为获得更大的弹丸速度和更小的弹丸截面积,以提高它的穿甲能力,研制出实心穿甲弹的升级版——脱壳穿甲弹。目前脱壳穿甲弹已经发展到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弹丸外形像一支长长的飞镖,头部又尖又硬,再加上尾翼来稳定飞行,其射击精度高、威力大,是世界各国主战坦克和反坦克炮的主要弹种。

  

  国产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

  破甲弹又称空心装药破甲弹,其原理为,当炮弹击中装甲目标爆炸后,炸药气体形成的高温、高压、高速金属流,并以此来熔化装甲目标,它的金属射流足以穿透1000毫米甚至更厚的装甲。这种炮弹不但不受初速和射距的限制,而且适用于各种坦克和反坦克装甲。

  碎甲弹又叫“牛皮糖炮弹”,弹体用易于变形的低碳钢制成,头部短粗且外壁较薄,里面装大量塑性炸药。命中装甲时,弹体变形后破裂,在高温高压下,塑性炸药像牛皮糖一样紧贴在装甲表面,随后由弹底延期引信引爆炸药,一瞬间产生强冲击波作用于装甲,使钢甲背面蹦出许多速度为30米~280米/秒的碟形碎片。这些像弹片一样的钢碟在坦克车内横飞乱撞,会对乘员和设备造成极大伤害。

  

  德制PaK40型75mm反坦克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坦克战的黄金时代,而坦克和反坦克炮这对“老冤家”也在对抗中不断进步。众所周知,德国作为世人公认的装甲战行家,它不仅研制了称霸世界的坦克,还研发了种类繁多的反坦克武器,如单兵使用的反坦克手雷、“铁拳”以及各种口径反坦克炮,其中,要数反坦克炮最为厉害。

  德国反坦克炮追求着更大的口径、更强的威力、更重的体量。在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德军研制出37毫米Pak 36型反坦克炮,一经问世便问鼎世界,它在500米距离上对装甲的穿透力达到29毫米,对付周边国家的轻型坦克如同砍瓜切菜,且战斗全重不足400公斤,人力即可拖动,非常灵活。

  

  PaK36型37mm反坦克炮

  后来,德国的Pak 36出口到多个国家,其总产量高达二万门,中国也曾经进口Pak 36,用于打击日寇的薄皮坦克。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也曾进口Pak 36,并制造出仿制品——M43型反坦克炮。以己之矛攻击之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装备了上万门反坦克炮用以粉碎纳粹德国的集群坦克。据统计,在二战期间德军所损失的坦克中,有60%是被反坦克炮击毁的。

  

  105mm轮式自行反坦克炮

  我国在建国后不久也开始研制反坦克炮。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研制成功了57、85、100、105、120毫米等多个系列的反坦克炮。在国产反坦克炮中,威力最大的当属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它发射的半钢套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板。它的威力足以击穿包括M1在内的各国现役主战坦克。PTZ89式自行反坦克炮虽然在防护、火控性能等方面都略低于主战坦克,但相应的价格也比同等火力的主战坦克便宜许多。

  PTZ89式自行反坦克炮防御能力十分强悍,只要它能在战场上存活一段时间,那么,敌方主战坦克必然是一堆废铁。

  如今,反坦克炮依旧是“陆战之王”的噩梦,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衡着“陆战之王”,正朝着自行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划重点】

  1.反坦克炮是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世界上第一门反坦克炮是法国的“乐天号”。

  2.反坦克炮过去叫战防炮,其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射角范围小,火线高度低。

  3.反坦克炮按内膛结构划分,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按运动方式划分,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4.反坦克炮击穿装甲的关键是炮弹,它的主要弹种有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其核心弹种为穿甲弹。

  5.二战期间最为著名的反坦克炮是德国研制的37毫米Pak 36,其在500米距离上对装甲的穿透力达29毫米。

  6.据统计,在二战期间德军所损失的坦克中,有60%是被反坦克炮击毁的。

  7.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是威力最大的国产反坦克炮,它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4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板,其威力足以击穿包括M1在内的各国现役主战坦克。

  翁宗波,军事装备科普专家,国防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内外高科技装备、各兵种主战装备、联合作战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兵器》杂志等军事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

  

  出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作者:翁宗波

  策划:金赫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