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原创科普图书当大事来抓科技日报 2016-07-27 |
我国科技疾呼原创,科普也疾呼原创。
原创科普图书是一国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导入人们心灵的基本载体和有效渠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其地位、作用和意义都不容忽视、不容低估。
当前,我国市场上科普图书的品类并不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普图书的需求潜力也很大。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线下书店里、线上网店里,很多都是国外的科普读物,鲜见中国人自己的图书。我们的青少年能够记得住、说得出的,不少也是国外的科普读物和科技人物,鲜少中国人自己的科普作品和科学家。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说,科学不分国界,国外或许会限制我们引入技术成果,但不会限制我们引入科学知识,引进科普图书也可以普及科学,为什么要“费时费力”搞原创呢?这种论调乍一听没错、似乎还有一定道理,深层次来讲却是极端错误的,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澄清。
原创科普图书表征着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优秀的原创科普图书,既需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勇于为科普投入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又需要积极开辟科普市场、深耕科普事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还需要有利于科学传播普及的肥沃创新土壤和丰饶科学文化。这些都是一国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完全有能力产出更多原创科普作品。未来我们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没有科普原创能力的大幅提升是不可想象的。
原创科普图书是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从国际经验看,原创科普图书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重要产业。我国原创科普图书发展相对滞后,这既是挑战,更是契机。因为问题就是方向、差距就是潜力,我国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的市场空间无限广阔,把我国科普图书的原创能力有效提升起来,其市场竞争力可望大幅增强,对发育新产业、扩大新消费、增加新就业等都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原创科普图书还是传承历史文脉的有效途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血脉,用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风格来进行科普,不仅关系到科学普及的效果,还关系到历史文脉的传承。我们需要更多具有中国气派、民族气质的原创科普作品。相信没有人希望我们的青少年在讲到科学时谈论的都是国外的科学家、国外的故事。我们的科普,既要在下一代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又要在下一代心中播下祖国的种子。
也有人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图书必然消亡、科普图书当然也会消亡。我们以为,书籍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不会随着时空变化而变化,就算承载知识的物质载体改变了,书籍的本质和精神永远存在。
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书店和网店里,我们青年人的手上,更多是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科普图书。
责任编辑:刘帮勇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